6月15日,深汕合作區持續降雨。下午兩點,趁著雨勢漸弱,張衛林穿好雨衣急匆匆出了門,他要和幾個安全員一起到工地檢查排水溝情況,如有堵塞,馬上疏通。
雨中安全巡查
張衛林是中鐵十四局二公司科教大道項目的安全總監,廣東入汛以來,持續性降雨給正在施工的他們帶來不小挑戰。為了確保安全度汛,該項目部嚴陣以待、科學組織,堅持念好“迅”“訓”“巡”三字訣,快速啟動防汛應急響應,開展演練培訓,做好安全巡查,打響汛期安全“保衛戰”。
“防汛工作事關工程和人員安危,容不得半點兒閃失,必須未雨綢繆。”在防汛應急響應啟動會上,該項目負責人賈鐵民再次強調。雖然他已經在廣東施工了近10年,但每年一到汛期,他還是繃緊弦。此次會議詳細部署了防汛應急各項工作,成立了以項目班子成員為主的防汛工作小組,明確了各單位具體分工和責任人。項目全員還一起學習了防洪防汛專項方案和應急救援預案。
在提升防汛意識的同時,該項目部多舉措強化員工防汛能力,結合正在開展的安全生產月活動,加大培訓力度,將防汛知識融入日常宣傳、專題教育中。項目安全管理人員還化身講解員,走進工地現場、班組生活區,進行防汛知識宣講。
開展防汛應急演練
在蓮花隧道出口,該項目部以“演”促“防”,組織全體參建人員開展了一場防汛演練。演練中,剛剛參加工作的段世華作為一名救援人員,親歷了整個應急救援過程,不僅過了一把“演員癮”,還鍛煉了應急處置實戰能力。
雨季施工,項目部的防汛度汛工作從攻堅戰轉入持久戰,張衛林和同事們更忙了。他們兼顧施工安全和防洪防汛工作,高頻次開展安全巡查。降雨之前,他們借助無人機航飛全線,對發現的安全隱患第一時間整改;在雨中,他們也不敢馬虎,深入施工現場、生活駐地,摸排檢查重點部位、重要設備等安全情況,及時疏通排水溝,確保萬無一失。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