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上海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十四五”期間,上海能源高質量發展目標是著力推進五個轉型。一是能源發展從集中為主向集中和分布式發展并重轉型,更好適應能源變革趨勢,推動清潔能源加快從補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轉變;二是能源供需從單向平衡向雙向互動轉型,推進源網荷儲協調發展,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三是能源結構優化從政策推動向科技與體制推動轉型,逐步實現綠色、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四是能源資源配置從計劃為主向市場為主轉型,更好激發企業主體自主創新動力和市場活力;五是能源設施從單一功能向復合功能轉型,更多應用數字技術,促進能源服務從提供單一能源產品向綜合服務轉變。
《規劃》提出,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向集中與分布式并重轉變。實施“光伏+”專項工程,結合土地和屋頂資源,分行業、分領域推進光伏發展,力爭光伏新增規模270萬千瓦。近海風電重點推進奉賢、南匯和金山三大海域風電開發,探索實施深遠海域和陸上分散式風電示范試點,力爭新增規模180萬千瓦。結合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進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新增規模約40萬千瓦。因地制宜推進地熱能開發,研究探索潮汐能試點示范。
《規劃》還提出,促進重點用能領域綠色低碳轉型。結合本市重點區域和重大產業項目開發,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新建項目原則上應一體化開發屋頂光伏。
具體通知如下:
上海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
為保障本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的用能需要,進一步促進能源與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根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期間,上海能源以轉型發展為主線,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創新為驅動力,以節能減排和結構調整為突破口,在能源安全保障、結構優化、改革創新和服務民生等方面均取得了明顯成效,為“十四五”上海能源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一)能源建設有序推進,能源產供儲銷體系逐步完善
“十三五”期間,全市建成一批技術含量高、保障能力強的標志性能源項目。隨著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通道和500千伏五角場變電站等重大電網工程建成投運,以“五交四直”市外來電通道和500千伏雙環網為支撐的城市主干電網結構更為完善。奉賢、崇明等燃機項目建成投產,閔行燃機項目開工建設,石洞口電廠等容量替代項目啟動實施,新增電源全部為清潔能源發電。建成洋山LNG儲罐擴建工程、臨港-上海化工區天然氣管道等一批重點油氣項目,形成以“6+1”多氣源和C字形城市主干管網為支撐的聯供體系,出臺《上海市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方案》,油氣應急儲備能力有效提升,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
2024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 交通運輸部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交通運輸行業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交通強國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埋頭苦干、擔當奉獻,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為推動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了堅強的交通運輸保障。 一、基礎設施 (一)鐵路。 年末全國鐵路營業里程16.2萬公里,其中高鐵營業里程4.8萬公里。投產新線3113公里,其中高鐵2457公里。鐵路復線率為60.8%,電化率為76.2%。 圖1? 2020-2024年年末全國鐵路營業里程 (二)公路。 年末全國公路里程549.04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5.35萬公里。 圖2? 2020-2024年年末全國公路里程 年末全國四級及以上等級公路里程534.47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7.46萬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為97.3%、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二級及以上等級公路里程77.75萬公里、增加1.53萬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為14.2%、提高0.1個百分點;高速公路里程19.07萬公里、增加0.70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