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隨著盾構機刀盤緩緩破洞而出,中鐵十七局承建的蘇州地鐵6號線項目江星路站至蘇錦站盾構區間右線隧道順利貫通,標志著該標段盾構施工任務圓滿完成,為全線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盾構貫通現場
江星路站至蘇錦站區間右線隧道長258.5米,呈現“人”字形坡的特點。區間下穿平和路,側穿天筑家園部分房屋,緊鄰西塘河,對地面沉降控制和施工工藝要求極高,且周邊重大管線錯綜復雜。
面對項目復雜的地質條件和周邊環境,建設者對隧道沿線既有建筑物、管線進行詳細調查研究,并多次邀請專家召開技術論證會,對掘進過程中的風險點編制多個專項應急預案。項目團隊嚴格執行盾構穿越建構物施工管理辦法,推進過程中嚴密監測,全時段監控盾構姿態及地表沉降變化,及時調整優化盾構掘進參數,實現平均沉降最大值僅4毫米。
施工中,項目團隊嚴格把控管片進場驗收、點位復測、防水檢查等關鍵工序,通過動態調整掘進參數、優化同步注漿配比、精細化管片拼裝、管片螺栓三次復緊等措施,成功克服了復雜地層難題,順利穿越重大風險源,已成型隧道外觀質量良好,實現隧道內零滲漏、管片拼裝零錯臺的質量目標。盾構機接收過程中,項目團隊首次成功運用“鋼套筒接收”工法,通過反復測量放點、精準定位鋼套筒位置、應用磁粉探傷檢測等手段,順利完成該區間盾構機接收工作,在保障地上建筑物安全的同時,有效避免了復雜地層突發涌水、涌砂等風險,為同類項目施工提供了技術范例和寶貴經驗。
為確保隧道順利貫通,項目團隊成立盾構值班領導小組,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制度,安排專人對重點管控區域實行24小時值班,每天召開早、晚班交接碰頭會,對前一施工班組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部署安排下一班組施工。項目團隊依托勞動競賽,制定了相應的激勵獎懲辦法,將施工進度、安全、質量及建筑物沉、隆情況與考核獎懲掛鉤,調動了項目人員的責任心和積極性,在加快施工進度的同時,保障了周邊建筑物的安全,使盾構掘進任務得以順利完成。
作為蘇州市東西向穿越古城及金雞湖的重要客流通道和長三角城際客流重要集散線路,蘇州地鐵6號線建成通車后將進一步強化金雞湖東西兩岸之間的聯系,并有效緩解古城區出行壓力,同時將蘇州火車站與拙政園、獨墅湖、虎丘等景區串聯起來,對促進蘇州旅游業發展、共建繁華姑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