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由公司承建施工的武漢地鐵12號線(武昌段)工程第六標段茶葉所站~青菱站區間右線“昆侖42號”盾構機在區間風井處順利破洞而出。
至此,茶青區間雙線順利抵達風井成功接收,標志著該區間雙線正式進入風井過站及二次始發階段,項目取得階段性勝利,為該區間后續的施工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武漢軌道交通12號線線路全長約59.9千米,全部為地下線,共37站37區間,其中換乘站26座,設一段兩場。這是武漢軌道交通建設的首條環線,也是目前世界第二、亞洲最長的城市地鐵環線,聯通武漢三鎮,7個行政區。該線路兩次穿越長江,一次穿越漢江,并下穿沙湖、墨水湖等湖泊,沿線地貌單元主要為長江一級和三級階地,存在軟土、巖溶等不良地質。武漢市軌道交通12號線是武漢市遠景軌道交通線網“環+放射”骨架結構中的重要一環,對于振奮武漢市恢復經濟增長、推動基礎設施再上新臺階有著重大的意義。
公司承建的武漢市軌道交通12號線(武昌段)工程第六標段土建工程起于茶葉所站(含)~止于青菱站(不含)。在茶青區間盾構施工籌備過程中,項目存在始發場地小、地質條件差、交通疏解繁、周邊環境復雜等難題。同時盾構側穿武漢地鐵5號線高架橋墩,下穿武南編組站47股道、湖北工業大學、巡司河、武漢地鐵7號線湖板區間隧道,施工要求高,施工難度大。茶葉所站~青菱站區間全長2341.003米,縱坡為“V”字坡,最大縱坡為27.38‰,最小坡度為5‰,線間距11米~27米,隧道結構覆土厚度10.8~30.3米。盾構穿越主要地層為淤泥質粉質黏土、粉質黏土夾粉土、粉質黏土、粉細砂、礫砂、強風化泥質粉砂巖和中風化泥質粉砂巖。穿越上軟下硬地層等復雜施工區,其掘進姿態控制、最小轉彎半徑掘進區間管片質量控制各工序的銜接組織及安全控制等是本段工程施工難點。
即便面對如此困難,盾構工程公司參建人員仍鉚足干勁、壓實擔當,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為確保完成既定施工計劃目標,項目全員勁頭不松、力度不減,加快控制性、節點性工作進度,腳踏實地朝目標邁進。在掘進過程中增加地面加固措施,洞內調整好掘進參數,控制好土倉壓力,防止土體坍塌、擠密現象,減少土體沉降;同時做好洞內同步注漿及時跟進工作,加強監控測量,必要時二次注漿。
為保證茶青區間完成盾構雙線風井接收任務。項目多次召開了專題會議,在不斷地交流和分析中,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及過程風險把控措施,在日常施工工程中,盾構工程公司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制、旁站制、多檢制,安全、技術等相關人員全方位盯控。同時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定期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確保項目安全和質量整體受控。
白天黑夜輪轉、春夏秋冬變換,管片拼裝新的一環、盾構完成新的節點。工程推進過程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用項目節點目標檢驗黨建工作實效,黨建帶團建、黨員帶青年,團結一心圍繞節點目標,切實發揮榜樣作用,確保基層黨組織作用有效發揮。盾構工程公司將保持當前的良好態勢,保證盾構機順利通過風井,為完成后續二次始發奠定良好基礎,持續掀起隧道掘進施工生產大干高潮,加快推進武漢軌道交通建設、持續譜寫四局壯麗華章,以實干實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