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蘇州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委員會官方微信發布的最新消息:目前金雞湖隧道主體結構已完成約80%,機電、裝修、智能化市政景觀等正有序推進,力爭今年年底建成通車。項目代建方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一人一檔”“兩點一線”、按時核酸、定期消殺、專車接送。
“兩手抓、兩手硬”,蘇州工業園區在從嚴從細從實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連環沖刺的良好態勢,實現項目數量和質量“雙提升”,開工和投資“雙突破”,建設和服務“雙促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312國道蘇州東段改擴建工程是蘇州市“四縱五橫”一級公路聯絡干線網絡中的五橫之一,是蘇州重要的東西向快速聯系干線公路,其中園區段全長約9公里,西起星塘街,東至蘇昆交界處,項目以明挖隧道形式下穿唯勝路,陽澄湖大道地面道路與312國道主線隧道段分離設計。
項目自2018年10月開工建設以來進展順利,近期,為克服疫情期間物料運輸難點,項目設置了施工材料臨時卸貨點,實現材料運輸全程閉環管理,提高了效率也保證了安全。目前,該項目橋梁工程和隧道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隧道機電和裝修工程,計劃今年12月底主線部分竣工通車,明年6月底全部完工。
基礎設施是園區建設“雙一流、新中心”的重要支撐,在2022年蘇州市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現場推進會上,園區共有24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啟動建設,總投資192.6億元,既涵蓋星港街北延、金雞湖右岸區域提升、勝浦220KV輸變電工程等傳統基建、城市更新項目,也包括5G基站、中科大蘇州高研院等新基建、新科技項目,將成為園區穩增長、快轉型、強創新的有力抓手。
尤其在城建交通項目領域,園區始終堅持高標準、對標高水平,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動能。2022年,園區共有116個路橋項目列入建設計劃,其中新增項目83個,結轉項目33個,年度計劃完成投資約49.6億元,1-4月份完成投資約6.3億元。
???????
在推進項目建設過程中,園區一著不讓抓好施工現場疫情防控,壓緊壓實項目單位主體責任,確保疫情防控各項要求落實到人、落實到崗,同時加大對重點項目一線施工人員的關愛力度,用心用情做好服務保障。針對各在建項目普遍面臨用工短缺、原材料和機械設備進場困難等問題,園區積極對接協調,通過蘇州大市范圍內調劑共享項目工人、為重點項目辦理臨時通行證等措施,持續為項目加快建設排憂紓困,為項目有序推進保駕護航。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