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上午,成都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市長王鳳朝代表成都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成都將聚焦雙核引領雙圈互動,加快推動重大戰略成勢見效,主動在融入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中找定位、作貢獻,不斷提升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成渝極核城市帶動作用。
四化同步建好“示范區”,今年成都將堅持新型工業化主導,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堅持信息化引領,加強工業互聯網、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建5G基站1.5萬個,強化超大城市海量數據要素集成應用,打造網絡強市、數字成都、智慧社會。堅持城鎮化帶動,提升城市新區承載能力,支持郊區新城有序承接中心城區產業、人口、功能轉移,新培育1-2個全國百強縣。
引領帶動建強“都市圈”,成都將全面落實成長期三年行動計劃,深入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推動都市圈發展動能更加充沛。在此過程中,成都將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加快建設成資S3線和成眉S5線,開工建設成德S11線,加速推進寶成鐵路公交化改造,加快建設天眉樂等6條高速公路,共建以軌道交通為主體、高快速路為支撐的“1小時通勤圈”。同時,將打造高能級產業生態圈,加快建設成都天府臨空經濟區,做強成德高端能源裝備先進制造業集群。打造公共服務均衡共享優質生活圈,促進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向都市圈全域延伸覆蓋,持續推出成德眉資政務服務“同城化無差別”受理事項清單。打造成德眉資創新共同體,加快建設天府大道科創走廊,完善科技平臺、資源服務共享機制,推動科創券互認互通、統一兌付,提升3個協同創新中心運營質效。
聯動聯建打造“經濟圈”,成都將深入推進“1+5”合作協議,強化與重慶主城區、成都都市圈與重慶都市圈的規劃對接、政策銜接和功能鏈接。
具體來看,成都將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強化成渝兩地樞紐機場互動、航線資源共享,深化中歐班列合作機制建設等工作;推進現代產業體系互聯互通,完善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汽車、生物醫藥等產業協作體系;推進科技創新資源互聯互通,共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推進城市服務功能互聯互通,深化外債便利化試點,協同建設金融基礎設施,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推進社會公共政策互聯互通,強化教育、醫療、應急等民生事業領域合作,加快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共建現代化國際都市。(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宋嘉問)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