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午,4號線迎來重大施工進展:千佛山—泉城公園左線盾構始發,標志著國內首條上跨泉脈的地鐵正式進入盾構施工關鍵階段。
上午10點18分,隨著“泉興一號”盾構機刀盤緩緩轉動,地鐵4號線由千佛山至泉城公園區間開始盾構施工。據介紹,地鐵的正常埋深一般在16米左右,但這段區間卻僅有12米。項目采取了規劃線網“繞”行、敏感地層“避”開、車站位置“抬”高、線路敷設“升”起等多項措施,這么做就是為了地鐵建設不侵入泉域范圍。據介紹,這個位置是我們四號線的中間段,毗鄰泉水敏感區。包括我們之前的泉城公園站、千佛山站也進行了車站站位的適當的提升。通過設置降水回灌,在車站南北兩側設置導流通道,來實現兩側水系的連通,實現保泉。”
由于這段區間巖石硬度大,必須要采用與以往施工相比更有“勁”的機器。據介紹,針對這種硬巖地層,我們采取了盾構機的專項選擇,整個的刀盤選的是重型六輻條,加上滾刀,采用了這種十八寸的雙刃加單刃滾刀,在這種地情下進行掘進。”
4號線一期工程06工區由中鐵十四局負責承建,共有3站2區間,分別是泉城公園站、泉城公園站到千佛山站區間、千佛山站、千佛山站到山師東路站區間、山師東路站。
據介紹,泉興一號”盾構機始發后,為保證安全的施工距離,15-20天后“泉興二號”也將始發,預計6到7個月后將由東向西抵達泉城公園站。于付明說:“這個區間雖然全長只有1040米,但是我們不是在想象中的土層中那么容易掘進。按照計劃工期,還有盾構機功效的分析,應該是在六到七個月可以完成這段距離的掘進。”
為確保盾構機順利始發,濟南軌道交通集團會同中鐵十四局項目建設團隊,嚴格按照“一切工作為安全讓路、一切政策向安全傾斜、一切資源對安全保障”原則,扎實推進各項生產工作,僅用15天就完成盾構。
據了解,濟南軌道交通4號線共33座車站,目前已有9座車站實現封頂,預計到年底能夠實現盾構機四十到五十臺次下井的目標。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