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試驗驗收圓滿完成,現場拆模效果良好,各項驗證試驗全部合格……”在業主、設計方等多方見證下,中交一航局二公司預制分公司成為青島市第一家通過鋼纖維自密實混凝土澆注試驗驗收的商品混凝土企業。
與現澆軌道板一次成型工藝不同,根據設計要求,青島地鐵6號線鋪軌工程需使用新鮮“血肉”,填充軌道板內部空隙,使軌道板更加“強壯”。這種鋼纖維自密實混凝土材料由于將鋼纖維材料和極具流動性的混凝土融為一體,其韌性和抗沖擊性能較普通現澆軌道板高出近1倍。
雖然鋼纖維自密實混凝土優勢明顯,但初次接觸這種工藝,如何試拌出最佳配合比成了擺在分公司團隊面前的首要難題。一些“久經沙場”的老試驗員也面露難色,“這無異于將兩個相互限制的物質融合創造出一個新‘物種’?!笨稍囼炇抑魅侮悩E卻信心滿滿,“一旦試驗成功,將極大提升我們試驗團隊的整體實力?!?/p>
最初,因缺少試拌經驗,陳楨只能找規范,請教拌和站老師傅,在夜班值班期間與項目團隊一起試拌。令團隊沒有想到的是,第一次試拌試驗便吃盡苦頭。陳楨熟練地先向攪拌機投入細骨料、水泥、粉煤灰、礦粉,再加入外加劑拌和,最后加入粗骨料……正當一切有序進行時,混凝土攪拌出機后的擴展度試驗出了狀況。他小心翼翼地提起坍落渡桶,只見混凝土坍落的同時,緩慢地向外擴散??粗湓诘厣系幕炷?,嚴陣以待的陳楨顧不上混凝土的高溫,戴上防護手套后立即察看。撥開混凝土表層后,他發現,鋼纖維在拌和過程中容易形成網狀結構,而有棱有角的石塊卡在其中,阻礙了混凝土流動。
時間一天天過去,眼看混凝土澆注驗收在即,可試驗卻遲遲沒有進展,陳楨急得直冒汗。一旁觀看試驗的攪拌站站長王鐵鎖站了出來,“小陳,別著急,既然現有的碎石不合適,那我們就去找圓潤光滑的?!苯涍^幾天的溝通聯系,項目團隊找到了符合條件的碎石材料。完成試拌后,項目團隊又馬不停蹄地投入配比試驗中。前后二十余次的試驗終于換來了新品類鋼纖維自密實混凝土的砂率數據。然而,完成試驗模擬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試驗團隊不敢懈怠,立刻著手地鐵軌道板內空隙現場灌注試驗。
“大家不要著急,把接料斗慢慢送到模板送料口上面……”在陳楨的提醒下,泵車、接料斗、下料斗準備就緒?!拔恕被炷另樦隙穬A瀉而下。盡管項目團隊加長下料斗長度、調整外加劑用量,混凝土效果明顯改善,但模板拆模后,表面仍存在大大小小的氣泡。原來,狹長的下料斗和模板送料孔之間存在很大空隙,灌注過程中密閉性差,這才導致氣泡的出現。
“我瞅著這個送料孔的尺寸剛好和我們攪拌站的輸料管匹配呢?!闭f話間,王鐵鎖拿出一節廢舊的輸料絞龍管,緊緊卡在送料孔上。一個想法頓時涌上陳楨心頭:“我們干脆從灌注開始就保證空間完全密閉?!痹陔S后的幾次灌注中,項目團隊先將絞龍管圍攏的空間灌注完成,緊接著將下料斗直接送入模板內。
第二次、第三次……第五次現場試驗,看著試驗板效果漸漸穩定,陳楨終于松了一口氣。模板拆除過程仿佛一場揭幕儀式,地鐵軌道板空隙被堵得嚴絲合縫,在陽光照射下迎來新生。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