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了《2023年度廣州市軌道交通自主創新產品評定清單》,并于2024年4月26日,對納入清單的產品正式頒發了“2023年度廣州市軌道交通領域自主創新產品”證書,廣州地鐵集團的“軌道交通一體化智慧平臺—穗騰OS”、“惰行控制單元”以及廣州地鐵設計院的“高層建筑限位鋼彈簧隔振支座”等三項產品,憑借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技術先進性、模式創新性、良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等方面的優秀表現成功入選清單并榮獲廣州市軌道交通自主創新產品認定證書。
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為進一步推動軌道交通自主化創新產品推廣應用及產業鏈整體創新發展,牽頭組織了2023年度廣州市軌道交通自主創新產品評審工作,先后經過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現場核查、公示等程序,最終形成《2023年度廣州市軌道交通自主創新產品評定清單》,并于2024年4月26日對入選清單單位進行表彰。2023年度廣州市軌道交通自主創新產品評定清單涉及系統平臺、成套裝備、整機設備及核心部件三大類,共計23項產品。自主創新產品清單的評定及發布,將進一步推動軌道交通自主化創新產品推廣應用及產業鏈整體創新發展,引導軌道交通領域企業增強自主研制能力,支持軌道交通領域自主化創新產品推廣應用。
信息延伸:
3項自主創新產品介紹:
1、穗騰OS——新一代軌道交通操作系統,本系統產品是新一代基于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的軌道交通操作系統,融合工業控制、互聯網、物聯網及云計算、 AI 等關鍵技術,打造物聯平臺、策略引擎平臺、大數據平臺、算法平臺和開放平臺5大核心能力平臺,向下聯接海量工業設備和系統,向上支撐智慧化應用快速開發和迭代,實現工業控制系統從單一定制產品向靈活適配服務的平臺設計轉變。
2、惰行控制單元,本產品通過采集 ATO 的牽引指合、速度信號和級位值的電壓信號,計算出列車滿足惰行控制條件時,通過斷開新增串聯在 ATO 牽引回路中的常閉觸點將牽引工況切換為惰行,解決信號系統控制與車輛匹配較差時節能效果不佳問題,保證不增加區間運行時間的同時增加惰行時長,具有裝車簡單,安全可靠,節能效果優異的特點。
3、高層建筑限位鋼彈簧隔振支座,本產品是一款可用于高層建筑的鋼彈簧隔振支座,基本結構包括上支座、下支座、彈簧、限位器等組成部分。上支座與建筑結構相連接,下支座與地基或下部結構相連接,彈簧和限位器位于兩者之間,彈簧及限位器通常由高強度的鋼材制成。通過限位器為支座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提高有利保障,保證減少地震或其他外力對建筑物的影響。產品應用可以減少軌道交通振動對建筑的影響,提高傳統鋼彈簧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增加結構穩定性。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