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國家鐵路局局長費東斌、國家郵政局局長趙沖久、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宋志勇等出席了發布會并對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2024年3月份,國務院正式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此后,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在全國火熱開展,其中,交通運輸設備大規模更新是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李小鵬披露,截至2023年底,全國擁有鐵路機車2萬多臺、營運汽車1200多萬輛、水上運輸船舶約12萬艘、公共汽電車近70萬輛,這當中有部分設備是需要更新的,更新體量規模較大。
“我們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制定了行動方案,下一步準備開展七個方面的行動:一是加快實施老舊營運柴油貨車淘汰更新;二是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三是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四是老舊機車淘汰更新;五是郵政快遞老舊設備替代;六是物流設施設備更新改造;七是標準提升行動。這七個方面涵蓋了交通運輸的各領域、各部門,我們將加強領導、協同配合,完善政策、加快落實。”李小鵬說。
郵政快遞業已經成為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重要領域。趙沖久表示,郵政快遞業是門到門的物流,在運輸過程中,干線運輸很重要,末端運輸也非常重要。在暢通快遞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方面,國家郵政局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非常好的成效。一是覆蓋更廣了,服務網絡更加便捷;二是融合更好了,服務實體經濟更加有力;三是動能更強了,發展基礎更加牢固;四是成色更足了,為民服務更加有效。
趙沖久介紹,下一步,國家郵政局將緊緊圍繞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堅持數字化和智能化賦能行業,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將數字化和智能化觸角更加充分地延伸到收轉運派的各個環節,有效提高全要素生產效率。加強寄遞網絡建設,圍繞城市群建設優化寄遞樞紐布局,持續推進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完善國際寄遞服務網絡,不斷提升內外聯通能力。持續深化產業協同,推動服務鏈條與先進制造業相融合,更好服務經濟發展。不斷壯大市場主體,積極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
當前,以傳統通用航空和新型無人機產業為基礎的低空經濟正在蓬勃發展。宋志勇介紹,目前持有現行有效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的無人機企業總數超過了1.4萬家,持有無人機操控員執照的人數超過了22.5萬人。今年上半年,新注冊的無人機將近60.8萬架,較去年年底增長了48%。無人機累計飛行小時數達到了981.6萬小時,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3.4萬小時。由此可見,我國低空經濟正在步入一個快速成長的新階段。
宋志勇介紹,為推進低空經濟健康發展,中國民用航空局在繼續強化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的基礎上,重點開展了五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適航審定體系和能力建設;二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標準;三是推動低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四是強化安全運行監管;五是規范市場管理。
宋志勇說:“我們還將繼續深度參與國際民航組織各類相關國際標準和政策的制定工作,積極推廣我國低空經濟和運行經驗,為中國低空經濟‘走出去’營造更好國際規則政策環境。”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