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海口首批智慧微公交正式上線試運營,此次開通的是桂林洋大學城區域微公交和G51線路微公交,覆蓋桂林洋大學城、海口江東新區等片區。與常規公交不同,智慧微公交可通過手機下單,減少等待時間,實現點對點接送、一站直達等服務。
滿足點到點直達需求
市民王曉萱居住在東湖附近,平時上下班都會乘坐G51公交車。10月11日上午,了解到海口開通了G51線路微公交,她通過手機下單,體驗了一次“打公交”去上班。
10月11日,海口首批智慧微公交正式上線試運營。首批智慧微公交整裝待發。本報記者 康登淋 攝
“G51線路微公交和G51常規公交的運營線路相同,但出行效率提升了許多,手機下單后立馬就有司機接單,減少候車時間,且車輛不用站站停,出行時間縮短,票價也較優惠,非常適合上班族日常通勤。”王曉萱點贊道。
“此次一共投放了40輛純電新能源小型車輛作為首批微公交,車輛最大核載人數為4人,對比常規公交,微公交出行更加靈活與高效。”海口公交公司運營管理和服務質量部負責人邢思瀚介紹,首批區域微公交服務范圍集中在桂林洋大學城和江東新區,主要考慮年輕群體的多樣化、個性化出行需求,以及方便園區企業員工的日常出行;同時,可促進市區和郊區公共交通更好地銜接。G51線路微公交遵循常規線路走向,采用定線、定點、不限定班次時間的運營方式。
據悉,區域微公交采用固定服務區域、不固定線路的運營模式,在運營范圍內,根據客流需求靈活調配運力,實時動態規劃線路,可滿足乘客點到點的直達需求。G51線路微公交將客流密集的站點設定為必停站,其他站點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停靠,乘客可在站點招手乘車,上車后再掃碼補票支付即可。
助力集約化出行
在微公交下單頁面,記者注意到,乘客需要選擇乘車區域(G51線路或桂林洋大學城片區),選擇拼車或專車后,輸入上車點和目的地,即可下單支付。為更方便乘客出行,頁面清晰顯示著運營區域內站點圖標,乘客可以選擇就近站點上下車,還實時顯示著區域內正在運行的車輛圖標。
“微公交是一種新型的公共交通服務,也是海口公交的創新嘗試,鼓勵市民綠色出行的同時,拼車模式可將同方向、同時間出發的乘客匯集到一輛車上,高效匹配運力,實現集約化出行。”邢思瀚說,“不僅如此,它還能促進常規公交平峰期公交資源的優化利用,降低車輛空駛率,讓出行更高效。”
下一步,海口公交將根據首批微公交的實際運營情況及乘客出行需求,逐步開通其他區域或線路微公交,為市民游客提供更快捷、更舒適的乘車服務。如需咨詢了解可關注“海口交投集團”微信公眾號或撥打海口公交客服熱線66663066。
如何乘坐微公交?
乘客須在當前運營的服務區內,用“海口智慧微公交”小程序或搜索“海口交投集團公眾號”,點擊“公交服務—微公交乘車”下單。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