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條BRT線路擬停運進行公示,BRT專用車道再次引起熱議。在天河體育中心至黃埔夏園路段,BRT專用道在非站臺范圍是1條車道,進入站臺范圍基本為2條車道。
有市民表示:“之前地鐵線網不完善,BRT彌補出行空白。現在地鐵多了,私家車、電單車出行都很方便,乘公交的人少了,設置BRT專用道有些浪費資源。”有市民認為BRT專用車道到現在仍有意義:“早高峰在中山大道坐BRT比打車更快。BRT沒通之前,從華師坐公交到體育中心簡直是糟心的記憶。”也有市民提出道路擁堵并非拆除BRT專用車道可以解決的:“其他沒有設BRT的路照樣堵。”
當時,市交通運輸部門回復表示,中山大道BRT系統是一種大容量、快速的公共交通方式。在設計過程中經反復比選論證,確定了“專用走廊+靈活線路”的模式,有利于實現公交車輛快速化,同時減少公交車輛與社會車輛混行干擾,提高道路整體通行能力,改善市民出行環境。
針對節假日允許社會車輛借用BRT專用道通行的建議,市交通運輸部門會同相關單位開展了實地調查和研究,認為BRT專用道暫不宜常態化實施社會車輛借道。主要理由包括實施BRT專道專用有利于提升運行效率以及實施BRT專道專用有利于確保運行安全。
胡剛認為,公交包括BRT未來發展的趨勢是“截長留短”:“未來公交線路主要圍繞地鐵站設置,起到接駁地鐵的作用。公交車輛也會逐漸‘小車化’,小車可以穿街走巷,方便周邊居民出行。此外,廣州旅游資源豐富,可以發展更多的旅游線路。承擔上下班通勤線路的大型公交車也可以適當減量。”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