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公交修煉內功精細運營編者按國有企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近年來,武漢公交集團以打造“紅色’融’耀人民公交”品牌為抓手,做強主業、做精輔業,不斷增強自身造血功能,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市場化經營機制更健全,實力不斷增強,國企改革踏上新征程。
10月1日起,武漢公交3個充電站一一余華嶺、漢湖、鐵機村充電站,將錯時向社會車輛開放,共提供32個充電車位。轉變發展方式、轉換運營機制、提升經營能力。近年來,武漢公交集團不斷修煉內功,強化精細化管理,推動企業降本增效、提速提質。充電樁自主經營 效益效率雙提升9月29日上午10時,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驅車來到漢湖充電站“嘗鮮”,充電站一側12個充電車位前標注“便民快充車位”。記者通過“武漢公交快充”小程序和 APP ,掃碼后就可自助充電。
2020年12月31日,武漢公交集團決定,將新能源公交車充電由委托經營轉變為自主經營。此前,武漢公交集團委托其他企業進行充電樁投資建設,轉為自主經營后,不僅免除管理費,還可利用波谷電價充電,費用減少近半,效益效率實現雙提升。目前,武漢公交集團已建成投用漢湖充電站、東西湖充電站、省農科院充電站、園博園充電站、余華嶺充電站、鐵機村充電站、范湖充電站等7個充電站,共配置280個充電車位。接下來,武漢公交集團還將開展岱家山、四新南、常碼頭、花橋、王家灣、東西湖停保場(二期)6個充電站項目的建設工作。根據計劃,武漢公交還將推動更多的充電車位向社會開放,并研發出“武漢公交快充” APP 及小程序,方便充電站對外運營。
管理平臺 提高運營管理效率走進武漢公交投資建設有限公司,一個極具科技氣息的大屏幕映入眼簾。這是“武漢公交充電管理平臺”。為實現對新能源車充電進行全面自主化管理,武漢公交集團建設獨立的新能源充電站管理中心和信息化平臺。2021年10月11日,武漢公交充電管理平臺正式上線。武漢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平臺的啟動,實現了充電狀態查詢、一鍵啟停充電功能、遠程實時監控、智能運維系統、多級權限設置、多維云量報表、安全應急管理等充電大數據可視化監控管理,為武漢公交切實提高了運營管理效率。通過采取“谷段充電、平峰補電、尖峰限電”等充電方式,武漢公交集團較大地降低了電費成本,全年整體節省電費近千萬元,達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