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6點半,肖新華駕駛37路區間車,從祥店出發,駛向火車站(湖東)。到站后,他再次出發,向第一碼頭駛去。此時,車上的LED路線牌已經切換——37路區間車,變成了M9路接駁線。
肖新華的車,在37路區間車和M9路接駁線之間“變身”,正是廈門公交從民生出行需求出發,推出的“靈活公交”。在第一碼頭公交場站的站務室調度牌前,廈門公交集團經營管理部副經理張乃淳說,“靈活公交”有效整合司機和車輛資源,并根據乘客的需求和流時、流量、流向靈活調整運力。“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他說,“靈活公交”就是圍繞民生出行的一種創新。
肖新華感觸也頗深。他說,最近一段時間,黨員駕駛員談起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心得體會,大家提及最多的就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這不僅讓我們感受到黨中央對交通工作的重視,也讓大家覺得使命在肩。”肖新華說,要從本職崗位出發,做好安全、服務工作,把“靈活公交”開得準點、舒適。
“靈活公交”是近年來廈門公交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全力打造智慧公交的一個代表性項目,其他項目還包括數據驅動型智慧中控系統、“微循環公交”系統、安全節能誘導系統、BRT車路協同系統、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新驛站”智慧站臺等,廈門公交集團所開展的“科技示范工程”已通過省、市級驗收,預計年底接受部級驗收。張乃淳說,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這進一步堅定了廈門公交走智能化道路的決心和信心。
在站臺旁,記者看到,駛過的公交車中,掛著綠色號牌的新能源車很多。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做了最新戰略部署,為實現“雙碳”目標,廈門公交集團繼續推廣綠色公交,并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廈門公交集團新能源公交車輛所占比例為90%,預計到2025年基本實現公交全面電動化。
廈門公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林榮生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發展綠色低碳產業,這為推動公共交通智慧、綠色、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廈門公交集團加快建成“國內領先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服務商”提供了根本遵循。他說,下一步,廈門公交集團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聚焦“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等內容,為市民乘客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綠色、智能的公共交通服務,更高質量地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美好交通出行需要。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