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團體標準提案《城市道路基礎設施輔助自動駕駛車輛能力分級規(guī)范》通過可行性和必要性審查,已正式立項并啟動團體標準研制工作。項目牽頭單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結合立項評審意見,組織工作會就本標準的研究對象、適用范圍、研制計劃等進行了充分探討。后續(xù),協會將面向行業(yè)廣泛征集參編單位,組建標準編制組,與行業(yè)同仁共同推進標準化工作進程,增強本團體標準的實用性和普適性。
研究背景
本項目依托北京市科技計劃“智能與網聯車關鍵技術培育”重點項目的“支持分級自動駕駛的智能路側系列設備研制”基礎研究類課題。該項目旨在面向單車智能的感知范圍和決策控制能力受限、僅依靠車輛自身的技術提升難以突破制約瓶頸等問題,基于路車融合的自動駕駛車輛運行賦能技術,通過先進的道路基礎設施實現路側對自動駕駛車輛的賦能,運用多模式通信技術實現車與車、車與路之間的信息交互,提出單車智能感知不充分和決策控制弱的解決方案,為自動駕駛的落地應用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
目的及意義
當前智能化道路基礎設施對自動駕駛車輛賦能的等級架構混亂,分級不清,難以應對交通系統要素耦合下的復雜運行場景,嚴重制約了自動駕駛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和產業(yè)化應用。目前還缺少關于城市道路應用場景的智能化道路基礎設施輔助自動駕駛車輛能力的分級規(guī)范來為車路協同系統提供標準的體系及框架。
城市道路基礎設施輔助自動駕駛車輛能力分級規(guī)范有助于分析道路實體基礎設施及數字基礎設施對自動駕駛車輛的賦能狀況,構建向下兼容的道路基礎設施輔助自動駕駛車輛能力的分級體系,以滿足不同等級自動駕駛車輛的運行賦能需求,為支持自動駕駛技術落地提供科學參考。
適用范圍
本規(guī)范適用于有關城市道路基礎設施輔助自動駕駛車輛的功能等級的劃分、制定和管理,以及相關輔助自動駕駛車輛的功能等級劃分中關于城市道路基礎設施的規(guī)劃、建設和改造升級。
主要技術內容
本規(guī)范根據城市道路基礎設施輔助自動駕駛車輛的能力的分級原則,以信息輔助能力、交通控制能力為分級要素,將城市道路基礎設施輔助自動駕駛車輛的能力等級由低到高分為L0到L4級,分別為無智能輔助、動態(tài)信息化、多源數據化、智能網聯化、協同化和自主化五個技術等級。
本規(guī)范所明確的城市道路應用場景下的智能化道路基礎設施輔助自動駕駛車輛能力等級的系統框架,分別在路側感知、通信、計算、定位等部分,根據其數字化、物理化設施設備的性能指標和精度水平,確定不同道路基礎設施方案的交通感知、信息服務、管控服務、車路協同等服務能力,每一級都是在前一級基礎上的增強配置和應用服務升級,可滿足不同層級的自動駕駛車輛對車路融合感知、交通參與物超視距感知、交通沖突辨識預警、高精度定位輔助、高精度地圖推送、交通態(tài)勢發(fā)展辨識與智能調度等路側輔助功能的需求。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ㄗ灾螀^(qū)、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huán)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huán)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