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綠動亦城 從氫開始”北京經開區首個氫能示范項目啟動儀式在經開區舉行。
搭載新研氫能燃料電池系統的20臺12米蘇州金龍大客車發車,開始執行線路運營任務。這標志著北京經開區首批氫能客車項目順利落地。
新研氫能CTO齊志剛博士在現場表示,該項目的實現意味著合作三方首度將氫能客車產品批量打入北京市場,促成了氫能源科技、智能網聯公共服務和智慧車輛制造業的價值融合。未來,新研氫能將以更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為打造京津冀氫燃料電池汽車生態圈的“亦莊模板”貢獻力量。
相比于傳統的公交車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具有零碳排放、能量轉化率高、低溫適應力好等優點,對降低大氣污染、改善城市環境和降低能源消耗有著重要意義。
2021年,京津冀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被國家五部委聯合批準為國家首批示范城市群。北京在全市探索施行整車示范推廣的“揭榜掛帥”模式,意在促進產業鏈企業做優做強,并為推進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發展奠定基礎。
近年來,北京經開區對氫能產業的發展一直給予高度關注,不僅編制下發了關于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積極籌建氫能產業聯盟。經開區營商合作局、城市運行局等部門在創新生態營造,產業集群培育,示范應用推廣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部署,以此增強經開區氫能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這樣的政策環境支持下,新研氫能取得了迅速的發展,不僅完成了技術自主、產線自有、工藝自持的初期戰略目標,還深入涉足商用客車、重型卡車、物流車、工程車等場景應用,打造了產品制造、交付和售后的全價值鏈條。
2023年初,新研氫能與趕趟出行、蘇州金龍聯合通過經開區氫燃料電池車輛“揭榜掛帥”專項申報。三方將基于氫能動力系統和先進客車底盤制造能力,研制用于北京經開區等區域運營的通勤客車。
在項目合作中,新研氫能為這批車輛提供了先進115kW氫燃料電池系統,并依照趕趟出行的運營保障需求進行了精心設計和調試,完成了系統匹配和優化工作。憑借在電堆系統研發上的豐富經驗,新研氫能保障了量產車輛核心系統一致性和穩定性。經多地測試,車輛在不同工況中發揮穩定,獲得了合作各方的認可。
此次投入運營的車輛是經開區第一批上路的氫能客車。這批車輛的加入將陸續緩解經開區多個產業園區之間的通勤運力緊張問題,為全區乃至整個京津冀示范城市群打造氫能客車高效運營的標桿。
齊志剛博士指出:這一項目僅僅是萬里長征的一小步。新研氫能將繼續努力為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產品、更多的選擇和更周到的服務,為經開區新能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為打造京津冀氫燃料電池汽車生態圈的“亦莊模板”貢獻力量。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