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讓地鐵更“聰明”,眾合科技票檢安檢一體化系統助力軌交運營質效雙提升###
7月4日,眾合科技基于人工智能的票檢安檢一體化系統正式于南寧地鐵3號線金湖廣場站開始試運營,這是該系統自2021年立項以來的首次落地應用。票檢安檢一體化服務有效地縮短了進站時間,提高了出行效率,同時還提升了乘客的出行體驗,讓南寧地鐵越來越“聰明”。
一.強強聯合
提升軌交運營質量與效率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升級發展和智能化程度的持續提升,為進一步提升運行效率,并滿足乘客高安全、高效率的出行需求,“打造智能化系統,構建智慧型地鐵”成為交通業發展的首要任務。2021年,南寧軌道交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浙江眾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咪付(廣西)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申請了交通廳科研項目——票檢安檢一體化系統項目,并成功立項。
該系統主要針對傳統安檢物檢視覺易疲勞、違禁物識別主觀因素強、操作環境干擾、人員培養成本高等問題進行系統優化,采用太赫茲安檢、視頻采集、人臉識別、AI智慧判圖等技術,實現“人”、“票”、“物”以及異常行為四合一核驗,達到智能票檢和安檢的同步進行。
▲ 安檢票檢一體化系統運營現場
在南寧地鐵3號線金湖廣場站,使用全態過閘的乘客在通過安檢時可自動匹配人臉信息,若有攜帶違禁品則閘機不允許通過,普通乘客身上攜帶有違禁物品,系統也會發起自動報警提示,并在顯示器上顯示出違禁品的位置,方便安檢人員快速檢查。不僅可以提高通行效率和用戶乘坐體驗,也將大大提升地鐵安全防御系數以及軌道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
二.數智化安檢
快捷、精準、無感
快捷安檢并不是免安檢,而是提高售檢票、乘車智能化水平的一種全新方式。
眾合科技構建的票檢安檢一體化系統,通過多維度綜合識別技術,對姿態特征和圖像特征的同步有效特征進行綜合身份驗證,有效區分相似人臉,減少誤識率,提高識別準確率和認證安全性;基于全景+全態識別技術研究開發智慧安防平臺,在密集移動人群、光線環境變化等條件下實現精準目標檢索、布控預警、異常檢測等,雙重提升識別速度和準確率;將先進的太赫茲安檢技術、全態識別技術與AFC技術相結合,全程實現無接觸式檢票、體溫檢測和安檢;設計架構伸縮靈活、服務效率高,可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和識別效率。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