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多元化是城市公共出行形態(tài)的必然趨勢。當前,緩解城市交通擁堵、降低出行時間成本、豐富多元出行方式是城市高質量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近日,不少七里河區(qū)和安寧區(qū)的市民發(fā)現,馬路邊多了許多黃色和藍色的新車。這是10月18日蘭州市在七里河區(qū)、安寧區(qū)試點投放的10000輛共享電單車。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單車采取的是共享類出行方式,屬于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一種,它通過APP和互聯網技術,實現了隨時隨地租用自行車和電單車的服務。近日,記者走訪我市部分市民、業(yè)內人士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采訪中,大家普遍認為,共享出行不僅帶給市民方便,也豐富了城市公共交通形態(tài)。
試點:七里河區(qū)和安寧區(qū)為共享電單車騎行試點區(qū)域
“我們定這兩個區(qū)為騎行試點區(qū)域的原因是七里河區(qū)和安寧區(qū)的道路都具備較好的道路騎行條件,尤其是濱河路兩岸,而且安寧區(qū)高校較多、商圈集中,騎行需求也更加旺盛。”蘭州市交通委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城關區(qū)因正在進行排澇防澇工程施工,道路封閉較多,車輛擁堵嚴重,騎行安全性差,所以試點效果不易體現,并未投放共享電單車。
“經過各相關部門綜合評價,最終選擇美團出行和哈啰出行兩家企業(yè)開展試點工作。”據介紹,美團出行與哈啰出行在行業(yè)內有較大的影響力。此次兩家企業(yè)投放的是目前最新研發(fā)、國內技術最先進的車輛,通過技術手段解決了騎行人員不佩戴頭盔、多人騎行、停車秩序亂等問題,可有效解決共享單車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對于市民們最關心的騎行價格,記者了解到,兩種車輛的收費標準有所不同,體現在首次使用的時間和價格上。其中,美團出行采取前15分鐘計費2.5元,而哈啰出行采取前10分鐘計費2元,超過首次計費時間后,后續(xù)兩種車輛均為每10分鐘收取1元的收費標準。消費者可根據騎行需求選擇最優(yōu)惠的車輛方案。
體驗:智能頭盔具有“戴盔檢測”等功能
為了更加直觀地體驗共享電單車的具體操作,記者乘地鐵抵達蘭州西站,在西站十字尋找到了擺放在路邊的美團共享電單車,黃色的車輛非常醒目,在車筐里還配有黃色的頭盔。隨后,記者用手機掃碼,在通過人臉和實名認證后,手機上立刻顯示了該車輛的電量、可騎行的公里數,解鎖頭盔的提示。
與共享單車的不同之處是,共享電單車需解鎖頭盔,佩戴頭盔并進行人臉識別后方可騎行。對此,記者了解到,為了更好地保障市民騎行安全,提升群眾道路安全意識。共享電單車配備的智能頭盔具有“戴盔檢測”和“頭盔鎖定接收”功能,可以感知和監(jiān)控人員在騎行時是否正確佩戴頭盔。如果不佩戴頭盔或中途摘下頭盔,共享電單車就會斷電,無法行駛。體驗中,記者摘下頭盔,電單車會語音提醒騎行者“佩戴好頭盔”兩次,如果騎行者依然不佩戴頭盔,車輛就會自動斷電,直到騎行者重新戴好頭盔后,電單車自動恢復供電。
趨勢:促進城市公交多元化發(fā)展
“電單車可比自行車省力多了,其他區(qū)域啥時候投放?”不少市民在看到投放區(qū)域時,表示何時能覆蓋到其他兩區(qū)。對此,蘭州市交通運輸委相關工作人員表示:“12月31日試點結束后,市交通運輸委將牽頭總結試點期間的經驗做法,評估試點成效,征求社會各方意見建議,形成可促進蘭州市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規(guī)范、協調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相關行業(yè)管理標準和制度,為下一步是否在全市運營共享電單車提供決策依據。”
在城市公共交通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下,共享出行方式可以作為一種補充,與城市公交共同構成城市公共交通體系。業(yè)內人士認為,通過APP和互聯網技術,共享單車與共享電單車可以與城市公交進行無縫對接,實現零換乘、準點達、點對點、品質優(yōu)的出行服務。業(yè)內人士建議,共享出行可以與地鐵或公交車進行合作,推出“共享出行+地鐵”或“共享出行+公交車”的出行模式。共享出行作為城市公交多元化的一種出行方式,可以補充和完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和質量。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huán)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huán)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