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上海將探索自動駕駛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商業化路徑,加速推進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示范運營。
②北、上、廣等已實現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準商業化運行,自動駕駛應用規模效應漸顯。
③券商指出,自動駕駛下半場來臨,商用車自動駕駛率先進入商業化運營階段。
據澎湃新聞今日報道,上海已形成豐富的自動駕駛測試道路場景,累計開放926條、1800公里道路,里程位居全國前列。
今年,上海將進一步拓展浦東新區自動駕駛測試道路場景,在金橋、浦東機場等區域提供更大范圍、更多場景測試環境。持續深化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景布局,探索自動駕駛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商業化路徑,加速推進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的示范運營。在中心城區的特定時段、路段試點運營自動駕駛公交。
另外,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孫文劍近日表示,一年來,試點取得積極進展。百余家創新主體投入自動駕駛車輛1000余臺,自動駕駛應用的規模效應漸顯。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實現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準商業化運行,天津港、上海港、廈門遠海碼頭等試點單位部署200余臺自動駕駛集卡或自動駕駛水平運輸設備,實現了常態化運行。
“我們希望在第一批基礎上,總結經驗和不足,進一步豐富應用場景、擴大試點規模,打造常態化運輸服務和全流程自動化作業模式,促進自動駕駛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 孫文劍補充道。
▌行業應用規模效應漸顯 商用車自動駕駛或率先進入商業化運營階段
放眼全國,隨著多省市相繼進一步推進相關布局,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基建覆蓋范圍逐步擴張。
例如,就在上個月,北京市首個大型普通客車自動駕駛車輛獲準路測。由北京公交集團作為牽頭單位,亦莊運營公司、福田歐輝、輕舟智航作為聯合體,取得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工作辦公室印發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通知書》,并獲得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頒發的路測牌照——這是北京市首張大型普通客車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意味著北京公交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輛跨過封閉場地測試階段,進入地面公共交通實際運營場景的開放道路測試階段。
同月,全國首條滿足車路協同式自動駕駛等級的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開放使用。建設完成的項目雙向合計56公里。其中,能夠達到L4級別的自動駕駛測試場景的路段為6.5公里。在蘇臺高速S17上的全息感知路段,搭載了自動駕駛系統的測試車輛能夠依靠車路協同的方式實現L4級別的自動駕駛,除了某些特殊情況,一般無需人類干預。
今年2月,安徽省首條基于公開道路的自動駕駛公交線路在合肥市包河區進入常態化運行。該公交線路雙向里程15公里,由兩輛自動駕駛公交車為乘客提供接送服務,共停靠6個站點。
政策面上,《公路工程設施支持自動駕駛技術指南》即將于12月1日起施行,該文件由交通運輸部發布,華為、百度智行科技、高德云圖科技等參編。上海市則在9月印發《上海市加快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實施方案》;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今年將啟動3.0階段建設。
總體而言,方正證券10月21日報告指出,隨著L3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制度的不斷落地,城市NOA的應用加速,高階輔助駕駛正逐漸走向標配。得益于硬件平臺和軟件算法逐步成熟,自動駕駛下半場來臨,商用車自動駕駛率先進入商業化運營階段。智駕感知層、決策層、執行層長期增長空間已然開啟,帶動車載感知、定位、決策、汽車軟件、域通訊、線控底盤等領域的投資機會。
特別推薦 ?上海國際客車展現場參觀報名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