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過程中,還是要堅持政府鼓勵引導、市場主導的基本原則。
▲資料圖:市民在雪中登上公交車。圖/新華社
據交通運輸部網站消息,為加快推進農村客運、貨運物流、郵政快遞(簡稱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交通運輸部等九部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我國將推廣農村客運車輛代運郵件快件。這引發廣泛關注。
從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的介紹看,在確保安全、保障農村群眾乘車需求的前提下,企業可利用車輛行李艙、內部物品存放區等代運郵件快件。同時,《意見》明確,力爭到2027年,具備條件的縣級行政區實現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全覆蓋,全國縣鄉村三級客貨郵站點數量達10萬個以上,農村客貨郵合作線路達2萬條以上。
此前,個別地方曾被曝出“公交運營收入不足”“財政壓力較大難以維持公交運轉”等現象,持續引發輿論對地方公交運營困境的討論。在此背景下,“打造因地制宜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形式”“推廣農村客運車輛代運郵件快件”顯然是種有益的嘗試。
農村客運網絡具有覆蓋廣、通達深的優勢,在個別地方財政難以維持城鄉公交正常運轉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優勢、打通運轉梗阻,打造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這樣的新增長點,秉持的是轉型創新思維。長遠看,這類有益探索如果行之有效,不僅可以進一步便利農村群眾出行、貨運物流、寄遞服務等,還可以緩解地方在公交運營方面的財政壓力。二者互為補充,形成良性循環。
而由于以往的農村客運運維人員通常對農村都比較熟悉,加之農村客運單日的運轉頻率相對較高。因此,此舉或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農村快遞運送成本、提升農村快遞運送效率。如果未來此舉形成良好的市場效果,或將進一步帶動全國農村運輸服務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提升。就此去看,這也是一個多贏之舉。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過程中,因地制宜建設和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就顯得非常重要。比如,《意見》就提出,“建設‘一點多能’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站點”;不僅要“拓展縣級客運站客貨郵功能”,同時還要“拓展鄉鎮站點綜合服務功能”“完善村級站點網絡”。對于這些基礎設施的投入顯然是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必要前提。
同時,這些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和完善也不是“從頭再來”,而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上、秉持便民優先原則。以“完善村級站點網絡”為例,優先選擇農村客運站點、村民活動場所、鄉村商超、村級電商服務點等“已有點位”,既可以節約一定的前期成本,也能達到便民最大化的目的。
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堅持政府鼓勵引導、市場主導的基本原則相當必要。由于各地發展情況不同,加之《意見》涉及內容廣泛,因此,這其實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工程,單純靠行政力量難以完成。
相關方面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不妨更多交由市場因地制宜完成那些復雜又精密的環節,讓市場和民眾去檢驗最終成效。期待這項探索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效,以更好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同時幫地方公交公司走出經營困境。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