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軌道交通集團獲悉,截至5月27日,天津地鐵全網安全運營7000天,累計安全運送乘客41.7億人次,列車正點率、運行圖兌現率均達到99.99%。
7000天里,天津軌道交通秉承“慎、嚴、細、實,零缺陷”的安全理念,不斷創新安全管理機制,夯實運營安全體系。一是全面開展三級運營管理模式和雙控體系建設,完善大客流踩踏、列車脫軌相撞、保護區結構坍塌、淹水倒灌、火災5項重大風險管控,梳理6000余項不同等級風險,均制定有效管控措施。二是建立三級應急協調處置體系,形成“分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高效信息傳遞機制,實現預警信息、突發事件信息第一時間傳達和處置。三是建立“1+4+N”多專業智慧運維體系,通過1個智慧運維中心、4大應用專業、N項智能檢測監測設備,實現設備狀態數字化、管理決策智能化,提升設備設施運行安全。四是在全網各車站、段場、變電所、過渡段、風井等1400余個重要點位,儲備水泵、沙袋、防淹擋板、彩條布等防汛物資24000余件,配備搶險車80余輛,應急搶險隊員2100余人。
7000天里,天津軌道交通秉承“快捷無憂,貼心一路”的服務理念,將有溫度的服務貫穿到每一個細節。一是持續優化票務政策,堅持讓惠于民。先后發行學生優惠票、老人優惠票、“一、三日票暢行卡”,上線地鐵公交聯程優惠和地鐵站外換線聯程優惠活動,對殘疾人、消防救援人員、現役軍人實施免費乘車政策,不定期聯合銀行開展“1分錢乘地鐵”等優惠乘車活動。二是不斷升級智慧出行方式,豐富多渠道支付。建立“天津地鐵App”,支持二維碼、愛心碼、銀行卡、手機Pay、數字人民幣等多種智能方式,智能支付占比約70%,注冊用戶超過970萬。目前正在進行“人臉識別過閘”內部測試,未來將全網應用。三是加強地鐵公交“兩網融合”,完成了12條公交線路和15個公交站牌、站名的調整,服務好“最后一公里”。四是創建10個天津志愿服務V站,建立彩虹崗、津門崗、星辰崗、春風崗等10余個特色服務崗站,上線“一站一碼”“隨手拍”“同車不同溫”和無障礙渡板等多項特色服務舉措。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