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廣東省加快氫能產業創新發展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5年,氫能產業規模實現躍升,年供氫能力超10萬噸;到2027年,氫能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
廣東省是國內氫能產業發展最早、產業覆蓋最全、應用范圍最廣泛的地區之一,覆蓋了氫能“制、儲、輸、用”全產業鏈,產業集聚發展態勢基本形成,2021年獲批成為全國首批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之一。截至2022年底,廣東省累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超3300輛,建成加氫站53座,車輛推廣和加氫站建設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為提升氫能產業創新能力,《意見》指出,要加大氫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完善氫氣供應體系,統籌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推廣應用,積極開展氫能多元化示范應用,優化氫能產業發展環境,加強全產業鏈安全管理等。
《意見》指出以東莞、廣州、珠海、茂名、韶關為重點,利用丙烷脫氫、焦化煤氣等工業副產氫資源,采用先進技術,實現高純度工業副產氫規模化生產。同時,支持東莞巨正源、珠海長煉、廣州石化、茂名石化、韶鋼等企業提升氫氣充裝能力,加大工業副產氫經濟有效供應,降低車用氫氣成本。
《意見》還鼓勵開展海上風電、光伏、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加強海水直接制氫、光解水制氫等技術研發,拓展綠氫供給渠道,降低制取成本。
在統籌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意見》提出穩妥推進天然氣摻氫管道、純氫管道等試點示范,鼓勵現有加油加氣站改擴建制氫加氫裝置,鼓勵新布點加油站同步規劃建設加氫設施,加快布局油氫合建綜合能源補給站。其中明確,在城市群示范期內,對加氫站終端售價2023年底前低于35元/公斤、2024年底前低于30元/公斤的電解水制氫加氫一體化站,按照氫氣實際銷售量10元/公斤的標準獎勵給加氫站,每站補貼不超過500萬元。
《意見》還提出推動珠三角各市重載貨運車輛、工程車和港口牽引車的電動化轉型,力爭到2027年新增車輛基本實現電動化,推進珠三角地區交通行業減排降耗,改善珠三角生態環境。
根據《意見》,廣東將加快推動交通領域電動化,穩步擴大氫能在軌道交通、船舶、航空器、無人機等交通領域的示范應用。同時,積極拓展氫能在儲能領域、發電領域和工業領域等的應用。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現場參觀報名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