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徐徐,桃花爭艷
仙境海岸再添“綠意”
一排排中車新能源公交車
身披紅花,整齊列隊
為春日的海濱城市增添了新的美好
4月26日,32列中車電動“地鐵巴士”C11在山東煙臺上線,投運至7路和67路兩條跨區干線之中。該批“地鐵巴士”采用中車電動領先的輪邊驅動技術,全部為10.75米、低地板設計,車輛外形清新流暢,融入浪花等設計元素,動感十足,非常契合濱海城市形象。
車輛上線后能夠有效改善煙臺市民出行條件,提高當地公交出行分擔率,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對煙臺市推進節能減排,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投入“高人氣”跨區干線
作為跨區公交干線,7路和67路全長分別為32.7公里和35.5公里,兩條干線具有線長、面廣、客流量大且多景區、商圈、院校等特點,是橫貫福山區、芝罘區、萊山區、高新區、牟平區的東西向重要干線,兩條公交線路日均客流量達1.5萬余人次。
此次投運的“地鐵巴士”替代部分傳統型公交車,大大提高了線路運能以及乘坐的舒適感,市民幸福感、獲得感得到進一步提升。
乘客劉女士表示:“7路上下坡多,路況比較復雜,但乘坐新車感覺非常平穩,顛簸感明顯減少,也不容易暈車了,坐公交車出門比開私家車還舒服,為政府的民生工程點贊!”
政府惠民,公交先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車輛更新,是煙臺市委市政府、市交通運輸局等各方‘為民辦實事’的重要舉措,也是政府惠民、‘公交都市’創建、公交服務升級的又一成果,在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適、環保出行的同時,也為煙臺市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全力打造更具競爭力的新時代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注入全新動力。”
“中車科技”實力護航
此次投運煙臺的C11“地鐵巴士”,正是處于行業領先水平的中車電動輪邊驅動科技產品,車輛具有以下諸多亮點:
“硬核”動力,全低地板,大通道
動力系統采用輪邊驅動電機,比普通永磁電驅產品輕50%以上。雙電機驅動,不僅效率可達90%以上,而且兩個電機還可為車輛正常運營提供“雙重”保障。
整車采用一級踏步、全平低地板和大通道設計,后橋處過道寬度達710毫米,10米車可實現12米車的有效載客能力,不僅方便老幼孕乘客上下車,還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輪邊驅動,穩定性好,低能耗
采用四氣囊獨立懸架輪邊驅動系統,搭載EBS+ECAS系統,高速轉彎情況下,車輛運行更加平穩舒適。
同時,超級單胎輪邊驅動系統相比雙胎中央直驅系統,總重輕600千克以上,如此輕量化可大大降低整車能耗。
暖心設計,智能守護,高安全
駕駛員通過按鍵操作可實現車身的“升降”,便于特需乘客乘車需求,車廂還配備超低溫熱泵冷暖空調、USB充電口、車內體感溫度探測等設施,全面提升關愛度,更加便民貼心。
“地鐵巴士”還配備360°全景影像、智能一體化主機、動力電池管理平臺、智能駐車系統、駕駛員行為分析管理系統、智能輪胎監測系統,車道偏離、防碰撞預警系統,高“智慧”全方位保障安全。
一城山海韻,滿目文明風。滿載硬核科技的中車電動“地鐵巴士”將在“五一”小長假期間,進一步提升煙臺市文明形象,為城市高峰出行提供助力,也將在今后助力煙臺公共交通運輸業高質量發展。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