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印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其中提出,推進化工、煤礦、交通等重點領域綠氫替代。推廣燃料電池在工礦區、港區、船舶、重點產業園區等示范應用,統籌推進綠氫終端供應設施和能力建設,提高交通領域綠氫使用比例。綠氫產業在我國發展的現狀如何?市場機會在哪里?
■ “風光無限”
綠氫替代產業規??蛇_千億級
在新疆庫車光伏制綠氫項目的施工現場,整個光伏項目占地達到了9500多畝,相當于900多個足球場的大小。目前整個項目正在緊張施工當中。
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將于年底完工投產,全部采用光伏和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以光伏為例,一塊光伏板每產生58度綠電,就可以生產出1公斤的氫氣。該項目制氫規模將達到年產2萬噸,這是我國首個萬噸級綠氫生產項目,也是目前全球在建的最大綠氫項目。通過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再經電解水制取氫氣,生產過程中基本不產生溫室氣體,從源頭上杜絕了碳排放。在制氫過程中,綠色電能被輸送到制氫車間,通過堿性水電解方式獲得氫氣,所產氫氣將全部由管道輸送至項目附近的塔河煉化公司用于煉油裝置生產,替代原有的天然氣制氫,每年二氧化碳減排量大約有50萬噸左右。
中國石化塔河煉化公司副總經理曹杰表示,就地加工、就地利用,新疆光伏資源特別豐富,所以在這里探索氫的新能源方案非常適合。光伏電解水制氫成本大概是每公斤18元。
據了解,以中國石化為例,為了實現煉化過程的碳減排,可以用綠氫替代的氫氣量是210萬噸,占到目前用氫總規模的48%左右,如果按照當前氫氣20元每公斤的市場價格計算,市場規模超過420億元。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凌逸群表示,我們預計將來整個石化行業通過綠電變綠氫,由綠氫代替,未來的產業規模至少是千億級。
■ 前景廣闊
力圖打造“氫能社會”
當前西部地區和東部沿海有大量的可再生能源資源,用這些清潔能源制出的氫氣應用場景在哪里?
專家表示,從終端消費看,化工合成、石油煉化等工業領域是當前氫應用的主要場景,在交通領域應用還不足1%,但未來空間廣闊。目前,從國家和各地的氫能鼓勵政策看,大部分支持聚焦在氫燃料電池在交通領域的應用上。國家能源科技資源中心專家李博表示,氫燃料電池在交通領域的應用,最大的優點就是功率大、續航里程長。
在剛剛發布的《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中提出,要推進氫能制儲輸運銷全鏈條發展,鼓勵可再生能源制氫、實施氫冶金行動計劃等,加強氫燃料等低碳清潔能源裝備研發。
如果綠氫能夠大規模應用,最先要解決的就是成本問題,如何降低制氫的成本,空間有多大?
據了解,綠電制綠氫,電解水制氫是當前最主流的方式,其中電費成本占近70%左右,未來綠氫的應用將受益于新能源發電成本的下降。李博表示,現在風電和光伏成本電價在0.15元一度電以下的時候,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是具備經濟性的,目前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技術的效率是60%-70%這樣的水平。
據了解,1公斤氫氣的熱量相當于4升汽油,目前國內制綠氫的成本在20元每公斤左右,隨著新能源發電和電解水技術的迭代,成本有望大幅降低。同時可將西部地區富余的新能源制成氫氣以后,通過現有的天然氣管道送到中東部地區。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戴劍鋒表示,綠色的可再生能源將成為氫制備過程當中最重要的一次能源,另一方面,電解水制氫將成為電力系統最大的負荷,它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例會超過20%。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