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省首條自動化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批量生產線在張家口市正式投產;2020年,張家口市加快推動氫能產業全鏈條發展典型經驗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2021年12月,張家口市牽頭的河北省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實施方案獲財政部等五部門批復啟動實施;北京2022年冬奧會期間,張家口市氫能產業體系安全穩定地保障了核心賽區71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首次實現奧運史上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示范應用……近年來,依托建設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張家口市全面布局氫能產業,制定出臺了規劃引領、政策支撐、項目帶動、科技創新、應用示范等舉措,為全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和新能源體制改革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目前,已形成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用氫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氫能張家口”已成為全市綠色發展的城市新名片。
億華通二期生產線
在強化頂層設計方面,為保障氫能產業發展,張家口市成立了市長為組長的氫能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建立領導小組定期會商制度,明確氫能城市建設發展戰略、重點方向和年度任務;編制《氫能張家口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氫能張家口建設規劃(2019—2035年)》,為氫能產業發展指明方向;在國內、省內率先探索出臺了《張家口市氫能產業安全監督和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指導文件,保障氫能產業項目有序建設。
在完善氫能綜合應用基礎設施方面,已建成海珀爾制氫項目(年產氫氣1400噸)、交投殼牌制氫項目等5個制氫項目,制氫能力17噸/天,國華赤城、國電電力尚義、中智天工等一批制氫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加快打造綠色氫源基地。還建成海珀爾、緯三路等9個加氫站,實現加注能力達到7.9噸/12小時,有效滿足氫能供應需求。在集聚氫能裝備制造產業上,億華通二期年產1萬臺燃料電池發動機項目、氫能科技年產4000臺套風冷型氫燃料電池堆生產線項目即將建成,屆時張家口市將成為全國最大的燃料電池生產基地。目前,張家口市已初步形成制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關鍵核心零部件、氫能整車制造、加氫基礎設施等上下游全產業發展。
在加快推進氫能示范應用方面,從2018年起,張家口市率先邁入氫能源公交時代,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成為全國燃料電池汽車運行數量最多、最穩定的城市之一,2021年被聯合國計劃開發署評價為中國規模最大的燃料電池公交運行車隊。以建設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公交、環衛、物流、重卡氫燃料汽車的運營。積極探索氫在冶金、儲能發電等領域示范應用,宣鋼氫冶金項目、天然氣摻氫示范項目、中電新源氫儲能發電示范項目正穩步推進。
在搶占氫能開發應用方面,2019年2月27日,張家口市創建氫能與可再生能源研究院,廣泛參與張家口市氫能產業規劃等文件的制定,為氫能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同年12月,獲批省級氫能產業創新中心,積極探索建立產業聯盟開放式運行模式,打造產權結構明晰、運行機制市場化、人才激勵制度化、研發投入有保障的新型創新主體。2021年,建成國內首家氫能數據中心,實現對氫能全產業鏈的數據采集與分析,為政策制定、產業發展提供決策依據。另外,張家口市還與清華工研院、中汽集團等權威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構建張家口氫能產業智庫,形成產學研用結合的創新體系。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