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個月的試運營,廣東茫洲島5G氫能智慧海島創新示范點——氫能發電站上個月正式交付運營,該項目技術核心是燃料電池系統,采用的是武漢眾宇動力C系列燃料電池系統,為通信基站運行提供穩定的電力支持,不僅發電成本降低,而且噪音低、無污染。
隨著氫燃料電池在市場上的廣泛應用,今年以來氫燃料電池核心材料在武漢經開區實現自主量產擴產。
今年一季度,武漢理工氫電科技有限公司以963萬元的價格成功摘得武漢經開區掛牌的106M1地塊,擬投資2億元自建廠房,將膜電極的產能擴大5—10倍,有望成為全國最大膜電極生產基地。“拿地后準備建設1萬平方米的廠房,屆時年產能將達到10萬—20萬平方米,預計明年底投產。”武漢理工氫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明星說。
在武漢經開區通航產業園,由深圳雄韜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雄韜氫能武漢產業園一期項目已投產,二期正在按計劃加速推進,將新增電堆等核心零部件生產線,完全達產后年產電堆10萬套、燃料電池發動機10萬套。“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武漢雄韜氫雄達成產銷6000萬元訂單,已提前完成全年產銷目標的50%。”雄韜氫雄華中營銷部副總經理李維說。
國家電投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生產線正處在產能爬坡階段,該產線的投產改變了國內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基本依靠進口的局面,實現氫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根據規劃,到2024年前,國家電投華中氫能產業基地將形成年產10萬平方米質子交換膜、1萬套燃料電池電堆和5000套電池動力系統的產能。“這是國內首條全自主可控質子交換膜生產線,打破了國外廠家長期壟斷的局面,現已實現在大功率燃料電池電堆的應用,接到多家公司采購訂單,可滿足燃料電池汽車等多個場景的應用需求,達產后可同時滿足2萬輛燃料電池車的需求。”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銀廣說。
作為武漢氫能產業的核心承載區,中國車谷氫能產業鏈“鏈條很長”,不僅集聚東風公司、國電投、武漢理工、眾宇動力、雄韜氫雄等一大批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氫能頭部企業,而且涵蓋從質子交換膜、膜電極、氫燃料電池電堆到氫能整車生產制造的全產業鏈,還包括下游加氫站建設。
早在2019年,湖北首個固定式加氫站已經在武漢經開區投用,設計日供氫能力1000公斤,三分鐘左右可以為一輛氫動力公交車加滿氫氣;2021年,全省首座固定式“四位一體”加氫加油站在軍山新城建成,建有兩座加氫島,日加氫量可達950公斤。
與此同時,中國車谷也在積極探索氫能多元應用場景。從三年前開始,全市最大規模的氫能源公交車已經在武漢經開區示范運營,涉及區內5條公交線路,共有21輛氫能公交車上線行駛,累計運營里程超過150萬公里;搭載雄韜氫雄燃料電池系統的320輛氫能汽車已經在全國投入運營,3年行駛里程超過1200萬公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800萬公斤。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