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在品牌日上展示了旗下首款應用太陽能車端技術的新物種——遠程超級VAN,通過光伏技術和生物基環保塑料應用以及零部件的循環再制造,打造遠程首款“0碳示范車”。同時,遠程還推出光伏增程式電驅動技術路線,首批覆蓋廂貨車、冷藏車、旅居車三款增程式光伏輕卡車型。
針對不同應用場景,遠程光伏發電方案提供兩套控制策略,既能滿足車輛的低壓用電需求,也能滿足車輛間歇式行駛場景下為高壓電池反充供電的需求。據測算,以浙江等四類地區輻照為例,增程式光伏輕卡每年最多可發3285度電,在中午司機休息1小時期間,翼展貨廂立面可展開,獲得更大的發電量。此外,遠程還將使用鈣鈦礦光伏技術,極大提高發電效率,光伏車年發電量將增加至4891度,并且能為動力電池充電,可提升純電動輕卡15%以上的續航。
在國家雙碳戰略下,商用車新能源轉型已成必然趨勢,而我國光伏綠電資源豐富、清潔無污染,是解決能耗難題、減少污染排放的重要技術路線。據專家預測,今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可達一億千瓦左右,到今年年底光伏裝機或將超過風電裝機總量,成為最大的非石化能源。依據當前光伏技術發展方向,遠程正投入自研高壓架構及動力電池充電模式,能最大化太陽光伏電池發電效率及供電能力,推動光伏汽車產業化發展。
作為商用車行業的“新勢力”代表,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始終堅持以研發為先導,創領陸運體系完成零碳化變革。目前,遠程已建立了國內最大的新能源商用車研究院,匯聚了全球超2000名研發工程師。8年來,累計申請專利1700余項。遠程踐行多能源并舉技術路線,形成以純電驅動和增程式電驅動的動力系統為核心的城市商用車技術路線,以液氫能源甲醇動力與換電技術的純電驅動為核心的公路商用車技術路線。同時,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充分發揮吉利在光伏儲能等新能源技術領域的智慧研究和應用業務布局,以及航天科技、通訊系統、數據系統、三電核心技術、自動駕駛、智慧座艙領域形成的優勢,結合多能源技術路線、模式創新等核心優勢,搭建起軟硬一體的核心壁壘。
2022年10月,遠程新能源商用車總體銷量排名行業第一,同比增長202.2%,實現月度銷量“六連冠”。 回顧今年1-10月,遠程新能源商用車總體及新能源輕卡累計銷量均問鼎銷冠,市場頭部地位進一步鞏固。
未來,遠程還將聯合吉利科技集團,聚焦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和光伏產業兩大業務,完善產業上下游科技與光伏發電技術,為用戶提供智能環保、綠色高效、安全可靠的新能源產品及解決方案,推動城配物流完成智慧綠色變革。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