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長沙市發改委發布《長沙市氫能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長沙氫能全產業鏈年營業收入達到150億元,氫能產業及相關企業達到50家以上,到2030年形成5-10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氫能企業。到2025年,力爭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量達到300輛,建成加氫站5座。
長沙的機械和設備制造優勢將在氫能產業發展中繼續發揚光大。文件提出,在氫能關鍵技術、集成技術、共性技術等方面形成自主研發創新能力。以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龍頭企業為主體構建氫能產業工程研究中心和裝備創新中心,整合優質創新資源,提升氫能工程化應用和裝備制造水平。并將立足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工程機械頭部企業氫能板塊,加快產業強鏈布局,支持積極向氫能拓展的工程機械企業良性發展,構建氫燃料工程機械制造產業園。到“十四五”末,將長沙打造為國內領先的氫燃料工程機械生產基地。
文件強調協同和合作的作用。將建立長沙市氫能產業聯盟,牽頭搭建長株潭氫能產業協同發展服務平臺,加強長沙與周邊區域在氫氣供應、氫能示范應用及產業上下游合作等領域的開放合作,引領建設長株潭氫能產業協同發展新格局。在布局加氫站時將聯合岳陽、株洲等城市共建“城際氫能走廊”,建成湖南第一條“氫能城際交通專線”和“湖南氫能物流網”。
在氫能應用方面,依托長沙氫能物流重卡特色應用場景,聯合株洲、岳陽等氫能產業互補城市共同申報國家“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重點在電堆、膜電極、雙極板、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碳紙、空氣壓縮機和氫氣循環系統等領域開展協同發展。
與其他地區氫能規劃文件不同的是,長沙明確提出,將創新氫能全方位應用。在“氫能+醫療”、“氫能+生態農業”、無人機、分布式能源站等領域突出以點帶面、示范引領。探索推動氫燃料電池在住宅、大型商超、園區的日常用電、應急用電等方向的示范應用,建設一批氫能一體化應用示范樓宇。推動氫能在公園、科技館等公共設施的應用體驗,積極開展氫能應用新技術、新模式試點。
原文如下: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