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管控中心”賦能深江鐵路珠江口隧道智能建造,“智慧廣州南站”微信小程序讓旅客在站內精準找人、找車、找地點……如今,越來越多的智能技術被應用在鐵路建設和服務領域,讓中國鐵路的軟硬實力不斷提升。
“智慧服務”提升出行體驗
,隨著暑期到來,廣州南站的客流出現增長,帶娃出行、開車接送站的旅客越來越多。為了提升旅客出行體驗和進出車站的便捷性,廣州南站打造了智慧生活圈服務平臺四大系統:“智慧語音識別系統”,利用人工智能實現“傻瓜式”功能引導;“室內導航系統”,通過藍牙+手機傳感器實現室內精準定位,解決接送難問題;“智慧停車系統”,對接語音、室內導航系統,方便車主進站停車和尋車,解決停車難、尋車難、取車難、上車難等問題;“智慧廣州南站”微信公眾號,融匯各項智能技術,提供多種便捷服務。
“智慧廣州南站”微信小程序站內導航頁面截圖
“智能建造”筑牢安全防線
在深江鐵路(深圳至江門)珠江口隧道施工工地,“智慧管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正顯示著各種實時動態監控信息。據悉,珠江口隧道工程位于東莞、廣州之間的珠江入???是深江鐵路的控制工程,為目前國內最大埋深、最大水壓的水下隧道,且盾構段最大水壓力為世界之最。
大盾構“智慧管控中心”。(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公司供圖)
為探索實踐最大埋深、最高水壓下的大盾構穿江越海施工安全技術智能化管控,廣鐵集團江門工程建設指揮部聯合參建各方依托中鐵隧道局深江鐵路SJSG-2標盾構施工信息平臺,共建了“四區兩平臺”的大盾構“智慧管控中心”,通過大數據及工業互聯網技術為珠江口隧道的智能建造賦能,為工程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多層面、立體型的管理體系的構建起到了支撐作用。
其中,“盾構隧道風險源動態識別區”、“鉆爆隧道風險源動態識別區”分別結合項目工程特性,對兩種主要工法進行全面的工藝展示,主要包含地質分析、風險源分析、施工實體模型、模擬施工等內容,配合滑軌屏對不同結構部位不同施工工藝做智慧移動展示,有助于加深全面的理解和起到對人員進行培訓的目的。
“巖樣分析區”通過研究分析前期補勘巖樣及實際開挖巖樣的對比分析,為超前優化方案、參數,做好動態技術調整等提供有力的依據。
“刀具研究區”主要根據刀具特性、地層參數等綜合進行分析研究,及時調整刀盤刀具布置方案,為盾構機安全、快速、高效推進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盾構遠程操控平臺”是盾構智慧管控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大盾構操作人才的主要陣地。操作人員通過超前地質預報,結合大屏智慧監測和實時動態監控視頻,進行盾構智能分析,以便提前預判和采取應對措施,達到規避風險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作業的目的。也就是說,操作人員可以通過該平臺在千里之外對海底深處的“巨無霸”進行實時操控。
“盾構施工智慧管控平臺”采用中控7米大屏展現現場實時數據,集智能互聯監控、智能分析、協同管理、輔助掘進、施工大數據分析等功能于一體。
深江鐵路珠江口隧道施工現場
據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深江項目盾構工區經理李政介紹,這一平臺通過智慧化手段將地下不可見施工變成可視化施工,可全天候、全方位精準監測盾構運行和關鍵崗位工作情況,能夠高效率解決一線施工難題,降低潛在技術管理與作業風險,極大提高盾構施工信息化管控水平并強化施工安全保障。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