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語:對于一些開展隧道建設較早的國家,設施老化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如何高效準確的檢測老舊隧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但無論是傳統的人工檢測,還是探底雷達之類的非接觸技術,都存在各種局限。為解決這一問題,英國蘇格蘭地區的巴爾格雷隧道,實驗性地使用了最新的前沿技術——μ子成像,本期,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
μ子成像技術
μ子成像技術是一種與X光掃描類似的技術,但由于來自外層空間的μ子比X射線、γ射線、超聲波等具有更深的穿透性,所以μ子掃描可以對更厚的材料進行成像。μ子成像技術最著名的應用案例是對埃及金字塔內部進行成像,以及在福島核電站事故后定位反應堆堆芯,目前的常規應用主要是對火山巖漿室成像,以預測火山噴發。
μ子成像技術
什么是μ子
當來自太陽和其他天體產生的高能粒子進入地球大氣層時,它們會與氧氣和氮氣分子發生碰撞,從而引發其他粒子的級聯反應。這些粒子大多停留在大氣中,但其中μ 子粒子會到達地面。μ子對人體無任何副作用,每天都有數百萬個μ子穿過我們的身體。
雖然μ子相關技術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其成像技術在近幾年有顯著發展,最重要的是其成像設備實現了小型化,使得在隧道檢測中使用這項技術成為了可能。
利用μ子對山體內部進行成像
技術應用
巴爾格雷隧道建于 1896 年,是現在已被廢棄的拉納克郡到鄧巴頓郡鐵路的一部分。隧道自1964 年以來一直關閉,需要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在漫長的歲月中,管理方使用過激光測量,影像識別,探地雷達、鉆孔和目視檢查等等手段,試圖獲得關于隧道的完整情況,為未來的拆除或重建做準備。
隧道內情況
今年11月,管理方于科技公司Geoptic合作,開始嘗試使用μ子成像技術來徹底了解隧道襯砌后的所有缺陷和空隙。由于μ子獨特的性質,所以這項技術完全不存在探測深度的問題,而大幅小型化的設備使得其在隧道內應用成為了可能。
小型化后可以搭載在小型車輛上
技術缺陷
一些技術人員認為該項技術應用于隧道病害檢測還有一些缺陷:
■ 小型化技術尚不成熟
μ子成像設備小型化本身尚未完全脫離實驗階段,對于小型化設備的成像準確度等問題還尚待觀察。
■ 探測方向有局限
由于μ子成像的原理,所以探測設備必須位于探測目標的下方,這意味著如果只是將探測設備置于隧道內,將有一半以上的隧道結構無法被探測到。
結語
小編認為,這項技術目前并不具備廣泛使用的條件,但這項技術可能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終有一天,我們會擁有高效且準確的隧道病害探測方法。
本文整理自互聯網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