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隨著一塊巨大紅布緩緩拉開,直徑8.61米盾構機主軸承在長沙下線,這是迄今全球直徑最大、單體最重、承載最高的整體式盾構機主軸承。它的成功研制,標志著國產超大直徑主軸承研制及產業化能力躋身世界領先水平,意味著盾構機主軸承取得全面國產化,實現了國產盾構機主軸承從中小直徑到超大直徑型譜的全覆蓋。
這套主軸承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自主研制,可用于驅動18米超大直徑盾構機,產品重達62噸,立起來有三層樓高,能夠承受超萬噸級載荷;在直徑8米多的滾道平面內,平面度小于20微米,制造難度不亞于在米粒上雕花。
主軸承作為盾構機的“心臟”部件,需要直面盾構機超重載、大偏載、頻變載等極端惡劣工況考驗,其服役壽命與可靠性受材料、設計、制造和試驗等多種關鍵因素制約,研制難度更是隨尺寸增加而倍增。此前,超大直徑盾構機主軸承關鍵技術被國外企業長期壟斷。
中國鐵建重工集團首席科學家劉飛香介紹,鐵建重工聯合上下游企業、高等院校展開協同攻關,在鐵建重工長沙第二產業園建成了國內最大、國際領先的盾構機主軸承生產線,已成功研制出3米至7.6米全系列主軸承;打造了全球最大的主軸承工況模擬試驗臺,解決了大型低速重載主軸承難以試驗驗證的世界性難題。
與此同時,在材料攻堅中,鐵建重工聯合鋼廠突破大噸位高品質鋼材模鑄工藝,成功研制了高性能長壽命軸承鋼;在制造工藝上,有效解決了直徑8.61米超大尺寸維度下薄壁環變形控制、高精密大模數齒硬銑、復雜型面熱處理等制造難題;在試驗驗證中,通過多規格主軸承的工況模擬試驗,充分驗證了自主研制產品適應復雜嚴苛工況的長壽命服役能力。
據了解,盾構機主軸承被列入制約我國工業發展的35項“卡脖子”關鍵技術,是盾構機全產業鏈自主化的“最后一環”。隨著8.61米國產超大直徑盾構機主軸承順利下線,我國企業徹底攻克并自主掌握了盾構機主軸承全系列產品從設計、材料到制造、試驗全過程關鍵核心技術,使國產盾構機有了全系列的“中國心”。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