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施工項目管理團隊既能指揮管理生產,又能熟練操作各種大型施工機械?7月23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大型施工機械操作業務培訓,在重慶交建集團公司巫云開高速公路項目部拉開帷幕,項目部以混凝土濕噴機械手的操作業務培訓為起點,讓一線管理人員成為能“文”能“武”的管理團隊。
“巫云開”是巫溪(經云陽)至開州的一條高速公路,是重慶市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第三十三聯線,路線全長約119公里,項目總投資約220億元,在巫云開TJB1合同段橋梁和隧道占比達到77%以上,項目部大型施工機械多,為項目部生產組織與管理、各工序的高效銜接運行提出了新問題。
為讓一線管理人員既要做好生產組織管理,又要讓管理的大型機械設備發揮出最大效率,巫云開項目部展開了頭腦風暴,立足項目機械化施工實際,以開展混凝土濕噴機械手的操作實踐活動為序幕,由項目部副經理王曙光牽頭,組織了施工員、安全員、試驗室人員等開展濕噴機械手操作實踐培訓,由此拉開了管理人員“文武”雙全的大培訓。
項目部支部書記劉華說:“項目要搞好機械化施工,首先管理人員就要掌握機械設備的技術性能、操作要點,不能只局限于操作說明書,要向我們的操作手學習施工技術難點要點,知易行難,通過實踐活動提升我們的管理水平。”
此次培訓項目部邀請了濕噴技術能手石勝華進行詳細講解,他先后對混凝土噴射的壓力、噴射的順序、噴嘴的角度、混凝土塌落度等要點進行了講解,隨后項目部的安全員、施工員等管理人員在技術能手的指導下,對濕噴機進行了實踐操作。
此次培訓,大家對看似運行自如的濕噴機械手有很大的了解和收獲。“原來混凝土掉塊是因為單層噴射厚度過大引起的,速凝劑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安全員袁偉感嘆地說。
“以前領導要求我們進去看濕噴工序,不知道進去看什么,去了也不知道說什么,經過培訓,知道了濕噴工序的檢查重點了,對我以后處理噴射混凝土問題有很大的幫助。”施工員陳鵬講述了自己的收獲。
項目負責人說,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提升了管理人員動手能力,對促進機械化規范施工有很大的作用,項目將持續開展此類學習實踐活動,把隧道施工管控常識編寫口袋書,對管控重難點開展專題學習研討活動,力爭用最短的時間,提升一線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文圖/劉華)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