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研發中心委托建設項目簽約儀式在寧波杭州灣新材料研究院舉行。該項目將助力前灣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進一步完善。
該項目由浙江中興精密集團和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合作研發生產氫燃料電池電堆、膜電極、雙極板等產品,研發成功后將計劃在新區落地生產,預計2024年12月完成產品研發,2025年投產。項目投資方中興精密集團,在汽車電子及新能源汽車、智能終端、汽車內外飾、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擁有多家主要控股公司,主要為松下、博世、吉利、長城等公司配套供貨,2022年產值約30億元。
據了解,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是現階段國內外燃料電池主流應用技術,是燃料電池汽車邁入商業化進程的首選。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系統中,膜電極的技術含量最高,堪比系統的“心臟”,它主要由質子交換膜、催化層和氣體擴散層組成,是氫、氧發生電化學反應的重要場所,決定著燃料電池的性能和壽命。目前我國在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等膜電極關鍵材料、技術方面,還主要依賴國外進口。
寧波杭州灣新材料研究院主要圍繞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技術領域,展開應用基礎研究,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研發服務等工作。至2025年,將組建高水平科研隊伍,集聚科研骨干人才200人,總人數達到500人,建設2至3個省級以上的創新平臺,實現中試技術及產業化項目15個以上,孵化、培育高新技術產業企業50家以上,實現新增就業崗位2000個。
綠色石化和汽車制造是寧波重點打造的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綠色石化企業在生產過程產生工業副產品氫氣,但目前利用還不充分,效率也比較低。隨著氫燃料有望成為長續航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原料,也為寧波另一個萬億級產業——汽車行業提供新的機遇。寧波也相繼出臺補貼政策,促進寧波市氫能產業發展,加快加氫站建設、運營及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