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科創中國”科技創新企業家高峰論壇在長沙召開,記者在會上見到了“中國電力機車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友梅。他在接受采訪時透露,軌道交通未來的發展方向在于“儲能”和“智能”。
“軌道交通正向干線電氣化、城際軌道交通、城市軌道交通三大領域發展。” 劉友梅介紹,“但是,軌道交通發展到城市以后,如果街道上布有很多接觸網和受電弓,不僅城市景觀不好,而且也有安全問題,所以城市軌道交通無網運行勢在必行。為此,我們采用了近期比較先進的儲能工具——超級電容,來解決這一問題。”
“另一方面,則是智能化。智能化指的是信息技術的應用。”劉友梅特別強調,智能化不只是人們理解的無人駕駛,更重要的是要讓軌道交通裝備采用智能化,對機車的健康狀態進行監督、維護,保養其全壽命周期的應用。
“創新的道路越走越難,也會越走越遠。”在劉友梅看來,創新,就是求變求新。尤其是企業的科技創新,必須要研發出真實的產品出來。而產品研發過程,自然需要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他經常勉勵公司里的年輕科技工作者:“我希望你們立足崗位,努力學習,傳承老一輩科技人員的精神,在走向中國科技強國的道路上奉獻自己的才華。”
回想自己為中國電力機車事業奉獻的61年,劉友梅無怨無悔。他說,當初來到湖南株洲小鎮田心的株洲電力機車廠(現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不是自己的選擇,是國家的需要。“可是,堅持在田心工作61年,是我的選擇。”劉友梅堅定地說,“這輩子我哪都不去,我還要繼續為中國電力機車,尤其是軌道交通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