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軌道交通先行,將起到戰略性、基礎性和關鍵性作用,同時對國計民生及實體經濟的拉動是全方位的。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鐘章隊建議,要加快助推實現我國軌道交通的現代化。
鐘章隊委員建議,進一步加強軌道交通的頂層分類設計,以高質量供給滿足全國不同的需求。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群、都市圈的四網融合和協同運輸為關鍵突破口,構建骨干、匯聚、接入多層次,快速、中速、慢速高效有序銜接的軌道交通網絡。針對大城市和廣大的中小城市,參照歐洲國家經驗因地制宜地發展中小容量的軌道交通制式,促進產業布局;針對旅游、公園、大型商業、會展中心等,發展小型快捷軌道交通;針對都市圈、超特大城市多高鐵車站、多機場間高效換乘需要,建設地下環形快速聯絡線,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探索發展郊區市域鐵路環線,充分利用郊區高鐵站,形成與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的有效銜接,緩解終到站的壓力,滿足大型遠郊住宅區、衛星城、商圈等生活、通勤、上學的客流需求。隨著城市進一步發展,“住郊區、城市上班”越來越普遍,要積極探索市域鐵路網絡的獨立經營模式,減輕城市財政負擔。
鐘章隊委員建議有關部門做好軌道交通新基建、數字鐵路、數字平臺的頂層設計。積極支持和調動鐵路行業創新基地在實現“六個現代化”中的引領作用,大力發展5G/5G-R、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新能源技術,推進新技術、新產品、新標準的制定與應用,促進電務、工務、供電等傳統基礎設施的轉型升級,構建感知、信息與能源融合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實現鐵路再提質、再增效、更安全。
5G專網頻率批復是實現軌道交通新基建和數字鐵路的卡脖子問題。鐘章隊委員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加快出臺5G頻率應用政策,構建統一制式、互聯互通的軌道交通專用5G移動通信網絡,為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的“四網融合”奠定基礎。新一代信息技術平臺是數字鐵路、智能鐵路的核心要素和基礎支撐,建議大力發展軌道交通平臺經濟、數字經濟,夯實“動力+算力+數據+算法”的技術底座,加快發展智能建造、智能裝備、智能運維、智慧出行、智慧物流。
鐘章隊委員表示,要以現代物流和供應鏈發展需求為牽引,重構現代普速鐵路。隨著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進一步發展,地級市基本通高鐵,東、中部地區大部分縣通高鐵,旅客出行首選高鐵、城際,普速鐵路大部分運能基本被釋放出來,尤其是針對多式聯運、大宗貨物、冷鏈物流、旅游汽車、快遞小件、產業對接、大型園區對接等特殊需求,需要同步探索發展高鐵、市域鐵路物流新模式。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