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地圖交通出行大數據平臺顯示,“五一”假期青島海濱風景區客流指數連續三日登頂全國景區榜首。青島地鐵客運量也迎來高峰,單日客運量最高達到235萬人次,公共交通分擔率首次突破6成,均創歷史新高。青島地鐵假期合計客運量近1000萬人次,17座車站創客流新高,行李免費寄存等“上新”服務獲好評。
今年以來,青島屢次以拓土開疆的姿態引領全國軌道交通行業的發展潮流。4月26日,貫通西海岸新區南北的青島地鐵6號線一期正式通車初期運營,這是全國第一個全自主運行系統(TACS)示范工程,也是青島首條全自動運行線路,充分展示了新質生產力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應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以6號線一期TACS系統和智慧運維系統應用為標志,全智慧運維、靈活編組、系統性節能控制和設備云化等新技術,有效提升地鐵系統的運行效率和乘客體驗,同時減少能源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
這些技術是青島地鐵集團聯合中車四方所、四方股份、上海富欣、中興高達歷時8年研發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也是青島地鐵10余年來以自身場景應用持續精準發力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個縮影。
歷經4年建設,6號線一期最終成為全國第一個全自主運行系統示范工程,搭載智慧列車、智慧車站、智慧運維系統等諸多智能技術,在技術和管理創新上實現了“六個領先”。從技術層面看,青島地鐵自主研發的TACS系統,基于“車—車”通信技術,可使列車之間通過無線通信完成信息交互,主動進路、自主防護、自主調整,實現了地鐵列車從自動運行向自主運行的技術跨越。相關數據顯示,通過“更智能、更安全、更可靠”的TACS系統,6號線列車折返效率提升17%,節約建設投資約15%,減少系統調試時間30%,降低系統全壽命周期成本約20%。
除了TACS系統,青島地鐵6號線的智慧化元素隨處可見。作為全國首條全線采用全功能、全場景、全要素的智慧車站線路,6號線智慧車站運用視頻AI、物聯感知、人員定位、BIM等手段,打造66項特色場景,實現智慧巡站、一鍵開關站、客流管控、智慧站務等多項功能,整體車站運作效率提升60%,車站運營應急處置效率提升80%。
近年來,青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地鐵建設和軌道交通產業發展,將軌道交通裝備作為重點打造的“五個全國一流產業集群”之一,提出到2035年要建設5000億元軌道交通產業發展集群。
在地鐵審批愈加嚴格、地鐵建設愈加講究投資效益的大環境下,各大城市的地鐵建設由“增量擴張”時代進入了“存量優化”時代,地鐵管理也邁入精細化運營的新階段。據記者了解,6號線一期項目協同帶動20個產業發展,產業規模超13億元,實現本地稅收4.2億元。以6號線一期為起點,在未來的三期線路建設中,青島地鐵將拿出更多場景為智慧地鐵建設、智慧城軌創新技術落地探索出一條新路徑。隨著各項革命性技術在本地線路應用成熟,青島地鐵的技術創新和運營經驗有望在全國更多城市復制推廣。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