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第一屆理事會及工作會議在廣州地鐵集團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順利召開,中心依托單位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共建單位北京交通大學、中南大學、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錦鴻希電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廣電運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新科佳都科技有限公司的理事、代表,廣州地鐵相關部門及中心孵化企業代表參會。
會上,正式成立了納入新序列后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會審議通過了中心理事會章程,推選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劉智成為中心理事長、主任,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蔡昌俊為中心副理事長、常務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學賈利民為副理事長,聘任丁建隆為中心首席科學家;組建了中心管理層團隊。
工作會議上,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中心常務副主任蔡昌俊致辭并發表講話,中心副主任何治新主持會議并作了專題工作報告,7家理事單位代表進行了發言,共同探討了中心未來的發展與運作。廣州市政府參事、中心首席科學家丁建隆強調,中心要樹立跨界創新意識,與國內外優秀的高校及研發力量合作,在關鍵設備設施安全保障、舊線改造、防災減災等技術方面推動技術創新和跨界融合,推動科研體制機制的突破,踐行中心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
2024年是國家發改委對中心的新一輪運行評價之年,中心將與各理事單位攜手共進,履行好國家發改委對中心的定位和使命,不斷突破關鍵技術、鍛造精品工程、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