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發改委回復稱,該委已于去年多次組織萬寧市政府、海南鐵路有限公司以及設計單位對和樂站進行調研,下一步我委將督促萬寧市政府、海南鐵路有限公司等有關單位,加快和樂站開通前各項工作,推動車站早日開通運營。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楊浩表示。高鐵站閑置成因較為復雜,其中涉及規劃、建設、運營以及地方政府多個方面。他說,高鐵規劃建設一般是按照5年、10年或更長時期進行的規劃,且高鐵客流量是按照全線預測的,但實際上出行距離有長有短,每一段客流密度有多大,確實會存在與實際情況不符的現象,甚至可能有為了獲批高估的情況。
而在線路方案制定過程中,相關設計院會與鐵路部門、地方政府反復溝通。具體到高鐵站點的選址,楊浩說:“站點到底設在何處?要跟地方政府溝通。”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城市規劃、土地成本、拆遷壓力等因素的考慮,往往選擇設到人口比較少的開發區。
此外,高鐵線路通常按照大城市、樞紐城市走向調整,為保證線路順直,沿途中小型車站選址有時無法進入市區,只能設置在遠郊區。部分地方政府為了減輕市區拆遷壓力,推動新區土地開發,也樂見高鐵站設置在郊區。
如此一來,高鐵車站的選址,并不一定跟人口的集聚完全匹配。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于劍、馬波濤等研究員曾聯合發文《高鐵車站選址相關問題研究》指出,近年來新建高鐵車站大量增加,部分車站選址出現站城融合不足、位置偏遠、便捷性差、運輸組織不暢、靈活性差、能力緊張等問題,直接影響高速鐵路服務質量和效率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高鐵站周邊市政配套設施,比如水、電、氣管網,道路交通等,都要由地方政府負責建設。但一些地方由于各種原因,存在配套措施無法跟上的情況,比如前文提到的和樂站,目前就沒有公交通達。
作為世界上首條環島高鐵,海南環島高鐵分期分段建設,東環段于2007年9月29日動工建設、于2010年12月30日竣工運營。2010年末通車的海南東環高鐵,按計劃應在“世界沖浪勝地”——萬寧市設三站:和樂站、萬寧站、神州站,但和樂站卻遲遲未能投用。
這讓當地官員頗為著急,并為此多次在公開場合上提出早日啟用和樂站的建議。其中,2012年,時任萬寧市委常委的卓林梅在海南省兩會期間便建議“盡快開通萬寧和樂站和神州站”。六年后的2018年,萬寧市人大代表團再次建議“啟用東環高鐵和樂站”。
然而,兩則時間跨度達6年的提議,都獲得了相同答復:“目前周邊客流量尚未達到鐵道部門的開通標準,周邊的市政配套設施尚未完善。”
其中,海南省人民政府官網顯示,原海南省跨海辦(鐵路辦)在2012年5月2日回復卓林梅《關于盡快開通東環高鐵萬寧和樂站和神州站的建議》時說,鐵路部門認為當前制約和樂站和神州站開通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周邊客流量尚未達到鐵道部門的開通標準,周邊的市政配套設施尚未完善。
回復還指出,要達到開通和樂站和神州站條件,還需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進一步完善和樂站和神州站周邊市政配套設施。現階段和樂站和神州站尚未完成與車站配套的城市公交、道路地標、自來水等市政設施,還需當地政府做好東環高鐵和樂站和神州站開通的前期準備工作,為和樂站和神州站開通創造條件。二是積極協調鐵道部支持盡早開通和樂站和神州站。
2024年1月28日,與和樂站同樣位于萬寧市的神州站終于正式開辦客運業務。在和樂采訪時,有部分當地居民向記者表示,神州站開通的消息,讓他們看到了和樂站即將啟動的希望。
在神州站投入運營不到兩個月后,2024年3月19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咨詢“和樂站為啥建好不進行開通運行”時,海南省發改委、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給出的回復是:“我委已于去年多次組織萬寧市政府、海南鐵路有限公司以及設計單位對和樂站進行調研,下一步我委將督促萬寧市政府、海南鐵路有限公司等有關單位,加快和樂站開通前各項工作,推動車站早日開通運營。”
而《2024年萬寧市政府工作報告》則提出,今年“力爭環島高鐵和樂站開通運營”。這意味著,當地政府還將面臨著一項緊迫的任務:完善站點周邊的市政配套設施。
與已經順利運營的萬寧站等站點相比,和樂站在基礎設施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記者實地探訪和樂站時發現,盡管站點本身已經建成,但其出口前的廣場目前尚未配備必要的停車場設施。此外,站點與城市公交系統的連接、道路指引標識等關鍵市政服務也還未完全到位。而這些設施的完善是鐵路公司開通新高鐵站點運營的基本前提。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