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將于10月30日發布前三季度業績。此前,據RT軌道交通統計,截至2024年期間,中國中車共發布3次重大合同簽約公告,總合同金額共計1245億元。
下屬企業
與廣東穗深城際鐵路有限公司、杭州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德清縣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福州地鐵二號線東延線有限公司、福州地鐵六號線東調段有限公司、福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省成套招標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印度尼西亞通勤列車公司(PT Kereta Commuter Indonesia)分別簽訂了總計約61.1億元人民幣的城市軌道車輛銷售及維保合同。
與杭州地鐵運營有限公司、杭州杭港地鐵有限公司、杭州杭港地鐵五號線有限公司、杭州杭富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天津一號線軌道交通運營有限公司、溫州市域鐵路三號線項目有限公司、印度尼西亞通勤列車公司(PT Kereta Commuter Indonesia)分別簽訂了總計約38.5億元人民幣的城市軌道車輛銷售及維保合同。
與上海申通地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地鐵維護保障有限公司、蘇州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蘇州軌道交通運營有限公司、長春市地鐵有限責任公司、天津一號線軌道交通運營有限公司、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濟南交通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濟南軌道交通八號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濟南軌道交通集團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墨西哥蒙特雷地鐵局(STC Metrorrey)分別簽訂了總計約75.3億元人民幣的城市軌道車輛銷售及維保合同。
與湖南省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簽訂了總計約10.6億元人民幣的風電設備銷售合同。
全資子公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
與桐城國軒新能源有限公司、粵電莎車綜合能源有限公司、中電建巴里坤新能源有限公司等簽訂了總計約12.9億元人民幣的儲能設備銷售合同;與中國大唐集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簽訂了約2億元人民幣的風電設備銷售合同。
與新疆昌盛方略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江蘇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大唐(興海)新能源有限公司等簽訂了總計約14.3億元人民幣的儲能設備銷售合同;
與海衛(乳山)海上風電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天津寶坻華電青龍灣新能源有限公司等簽訂了總計約30.7億元人民幣的風電設備銷售合同。
控股子公司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與大秦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約8.9億元人民幣的動車組銷售合同。
下屬動車企業
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各路局公司分別簽訂了總計約147.8億元人民幣的動車組高級修合同。
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分別簽訂了總計約111.7億元人民幣的動車組銷售合同。
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各路局公司、大秦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太原車輛段分別簽訂了總計約136.8億元人民幣的動車組高級修合同。
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分別簽訂了總計約289.2億元人民幣的動車組銷售合同。
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分別簽訂了總計約15.1億元人民幣的動力集中動車組銷售合同。
下屬機車企業
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大秦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大同地方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簽訂了總計約6.2億元人民幣的機車銷售合同。
與德國斯比斯克公司(Spitze SE)、匈牙利阿克麥爾公司(Acemil Zrt)分別簽訂了總計約11.5億元人民幣的機車銷售合同。
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哈薩克斯坦國家鐵路貨運有限責任公司(KTZ-Freight Transportation Limited Liability Partnership)分別簽訂了總計約70.2億元人民幣的機車銷售合同。
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各路局公司分別簽訂了總計約61億元人民幣的機車修理合同。
下屬貨車企業
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各路局公司、中鐵特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簽訂了總計約26.7億元人民幣的貨車修理合同。
與中鐵特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蒙古運輸物流有限責任公司(Mongolian Trans Logistic LLC)、洛比托大西洋鐵路有限公司(LobitoAtlantic Railway, S.A)分別簽訂了總計約6.3億元人民幣的貨車銷售合同。
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幾內亞辛費爾公司(Simfer Infraco Guinée S.A.)分別簽訂了總計約82億元人民幣的貨車銷售合同。
下屬客車企業
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各路局公司分別簽訂了總計約19億元人民幣的客車修理合同。
控股子公司常州中車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與蓋瑞特動力科技(韓國)有限公司(Garrett Motion Korea Ltd.)簽訂了約7.2億元人民幣的汽車零部件銷售合同。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