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由中鐵十四局大盾構公司負責施工的深圳地鐵5號線“深安一號”盾構機在黃貝嶺站后始發,標志著深圳地鐵5號線西延工程全面進入盾構掘進階段。
“深安1號”盾構機始發現場
深圳地鐵5號線工程自5號線一期黃貝嶺站站后始發,經東門路站、建設路站過站,終至大劇院站,線路全長2.88公里,設3站3區間。其中盾構區間全長1.85公里,隧道管片外徑6.2米,采用兩臺直徑6.47米的復合式土壓平衡盾構機施工。
該線路位于素有深圳“長安街”之稱的深南大道上,城市改造提升頻繁,交通流量飽和,建構筑物密集,地下管線交錯,盾構穿越風險源眾多,其中Ⅰ、Ⅱ級風險源就多達23處,全線平行上跨地鐵2號線,緊鄰既有1號線,車站施工易導致既有線上浮,增加營運線風險;下穿4座橋梁、2座水橋、上穿及下穿5處過街通道、鄰近穿越6處重要建構筑物,特別是要以29‰的坡度下穿既有廣深鐵路橋,下穿范圍區間內結構覆土僅8米,可謂是在深圳市“心臟”動土、“大腦皮層”穿針引線。
同時穿越全段地質復雜,地勢低洼,下布砂層,長距離穿越上軟下硬復合地層,面臨盾構機掘進速度慢、掘進姿態控制、刀盤磨損嚴重等技術難題,防上浮、防塌陷、防沉降、防漏水措施要求極高,施工難度大。
經有類似工程施工經驗的專家會診,該項目多種高風險疊加和集中,周邊環境敏感,是對地鐵隧道建設工程建設的一個“大考”,不是一個常規建設項目,而是充滿挑戰的攻關項目。
操作人員駕駛盾構機
為確保“深安一號”盾構機順利始發與掘進,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建南方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中鐵十四局發揮大盾構團隊技術優勢,充分調集管理和技術資源,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加強安全細節管控;項目領導班子明確責任分工,全員定人定責,積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真正做到資源配足、措施上夠、時間用滿,安全高效完成了“深安一號”盾構機始發驗收各項工序,實現了6月始發目標,為右線“深安二號”盾構機順利始發奠定了基礎,打開了深圳地鐵5號線工程施工新階段。
據悉,該工程建成后,將完善地鐵5號線作為軌道交通干線的職能,改善周邊市民出行便捷度與可達性。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