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以來,陜西氣溫持續走高。在商洛,中鐵二十局建設者頭頂烈日堅守在施工一線,全力推進西十高鐵建設。
烈日炎炎,高溫炙烤下的隧道內像一個巨大的蒸籠。到了下午,在商洛市商州區紅旗村的深山里,肖嶺隧道進口內的施工作業面氣溫超過50攝氏度,達到隧道內一天中的最高值。
“請大家戴好安全帽。”“誰要是身體不適,請及時告知我們。”……中鐵二十局西十高鐵項目負責人李宗輝在檢查隧道安全工作時反復提醒施工人員,他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浸透。
“西十高鐵陜西段全長169公里,共有16座隧道。中鐵二十局負責施工長度15.05公里,其中肖嶺隧道是陜西段全線第四長隧道,施工難度大,工期緊。”李宗輝說著,用手掌抹一抹額頭,豆大的汗珠摔在地上。
為高效完成年度目標任務,4月以來,中鐵二十局西十高鐵項目全面掀起“大干二季度、完成產值目標”勞動競賽熱潮,柏朵山隧道、肖嶺隧道等多個作業面緊張施工,先后組織60余臺(套)施工機械、300多名施工人員投入現場,在全面做好施工組織、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力爭早日建成這條“綠色高鐵、生態高鐵”。
肖嶺隧道進口施工人員內穿勞保服裝,外披反光馬甲,采取兩班倒方式交替施工。“天氣熱,大家都自帶了2升容量的水壺,一上午就能喝完兩壺。”來自四川的隧道開挖作業班工人楊茂枝說,“高溫下,連續作業確實挺讓人難受的,鞋子里面發燙,衣褲都濕透了。即便如此,大家對隧道掘進工作仍不敢有絲毫懈怠。”
在南秦河特大橋施工現場,地面溫度直逼40攝氏度,樁基施工在高溫下火熱推進。“質量是高鐵建設的‘生命線’,僅靠技術標準約束還不夠,必須緊盯每個環節、嚴把每道關口。天氣再熱,我和同事們都時刻在施工現場,關注項目進展。”2018年參加工作的“90后”技術員于永勝邊說邊拿著鋼卷尺全神貫注地檢查每一個橋梁樁基鋼筋籠的焊接質量。
為了做好西十高鐵建設工作,在全面抓好施工生產和疫情防控的同時,中鐵二十局西十高鐵項目部還為員工辦公室、宿舍安裝了空調;浴室保持24小時熱水供應;調整菜單,嚴格監督飯菜質量,將綠豆湯、西瓜等防暑食品納入員工日常食譜;及時為現場施工人員發放藿香正氣水等防暑降溫物品,多措并舉做好夏季防暑降溫工作。
“因為天氣炎熱,我們采取錯峰作業方式,并為大家配備‘愛心小藥箱’等,還定期組織高溫防暑、心理健康、安全作業等方面知識及業務培訓,保障員工的身心健康,最大程度加快項目施工進度。”中鐵二十局西十高鐵項目黨支部書記賈曉楠說。
今年以來,中鐵二十局西十高鐵項目部緊盯年度目標,優化方案,精心組織,加快各項手續辦理、前期臨建施工和施工隊伍、機械物資進場,保持大干快上勁頭,目前正全力推進南秦河特大橋橋墩、肖嶺隧道進口等重難點工程施工。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