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裝盾體
近日,記者從武漢城建集團獲悉,和平大道南延(中山路—張之洞路)工程超大直徑盾構機“和平號”已經抵漢,正在下井組裝,為之后的盾構始發掘進作準備。據悉,“和平號”開挖直徑達16.03米,相當于5層樓高,是內陸城市最大直徑盾構機之一。
“地面+隧道”形式建設
25日上午,天氣晴好,記者來到武昌和平大道與中山路交會處,遠遠便看見工地內3臺履帶吊車伸展著長長的主臂和副臂,其中一臺吊車正在吊裝盾構機的盾體部分。
為何這條道路要采用地下盾構施工?武漢城建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和平大道南延(中山路—張之洞路)工程是一條城市主干路,北接和平大道,南連武金堤路,是武昌順江方向的骨干通道,經過武昌古城,下穿曇華林、蛇山黃鶴樓風景區,還要下穿京廣鐵路。
“由于地面不具備修建主干路的條件,同時為了避免對武昌古城的影響,因此采用‘地面+隧道’形式建設。道路全長3042米,其中盾構隧道段長1390米,兩端明挖隧道段共1096米,接線道路總長556米。”該負責人介紹,該盾構段是最大城市道路單管雙層隧道。
據悉,該工程的實施完善了武昌地區骨干路網,預計2023年通車。
水陸聯運跨越千里
今年5月,專為和平大道南延工程建造的混合式盾構機“和平號”,順利從廣州運至武漢。這臺總重量達4700噸、整機長136米的“巨無霸”,是如何從廣州運抵武漢的呢?
施工方中鐵十四局項目總工李義翔介紹,“和平號”盾構機在廣州設備廠家順利通過驗收后,再進行拆解,根據現場組裝順序,從廣州的存儲場地運到武漢的施工現場。“有兩種運輸方法,大部件采取‘水陸聯運’,小部件直接陸路運輸。”
“例如刀盤中心塊、盾體分塊、主驅動、拼裝機等超重超大部件,由廣州采用‘海—江—路’聯運至施工現場。”李義翔說,這條運輸路線是從廣州南沙貨運碼頭出發,先走海運,在上海中轉碼頭換成江船,走長江航道到武漢金口碼頭,再運抵現場。其他后備配套件直接通過陸運到達武昌施工現場,全程約1100公里。據悉,盾構機整機部件全部運至現場,達百余車(船)次。
430噸刀盤整體吊裝
隨著“和平號”部件陸續抵漢,施工現場也開始了“巨無霸”盾構機組裝工作。
盾構機分為3個部分,從前至后依次是刀盤、盾體、后配套。刀盤通過旋轉掘進,挖掘地下土層,在前面開路;盾體包括主驅動,相當于汽車發動機;后配套的作用則相當于汽車的油箱、后備廂,存放水、電、汽、油以及各種設備。
盾構始發井旁邊的一座焊接車間里,重430噸、5層樓高的刀盤被平放在一個架子上,技術人員正在焊接拼裝。“由于掘進的地層較硬,刀盤上安裝了93把滾刀、186把刮刀、32把焊接式齒刀、16把鏟刀。” 李義翔說,滾刀破巖,刮刀刮屑,多種刀具相互配合,啃下盾構段地層“硬骨頭”。據悉,6月上旬,刀盤組裝好后,先由650噸和400噸的履帶吊車將刀盤進行空中翻轉,之后由650噸履帶吊車進行整體吊裝下井。
后配套臺車共分4節,正在地面組裝,然后一節一節吊裝下去。目前,1號臺車后端已經下去,其他臺車將陸續吊裝。
“和平號”盾構機的名字是根據和平大道南延(中山路—張之洞路)工程名稱所取。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