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地鐵13號線迎來重大進展:留仙洞站~百旺港大站區間(下稱“留百區間”)雙線順利貫通。
這標志著深鐵13號線長度最長的盾構區間施工完成,13號線建設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留百區間長約4.6km,最大埋深50m,大部分廣深地區典型不良地質在這個區間得到體現——長距離高強度花崗巖占比70%(最高強度177MPa)、27處軟硬不均地質、5處斷層破碎帶、大粒徑孤石群密集……地質復雜程度實屬罕見。
區間采用4臺雙模(EPB/TBM)盾構機施工,分別從留仙洞站和百旺港大站始發。
自盾構始發以來,有關參建單位持續加強現場安全質量管控、標準化建設、機械化作業等工作,通過優化刀具參數、控制掘進參數等措施,提高刀具破巖效率;發明防噴涌、皮帶防漏渣等裝置,提高施工工效;優化同步注漿工藝,控制管片拼裝質量,確保工程質量。首次雙模盾構模式轉換11天完成,創下深圳地鐵建設最快紀錄。
在留百區間掘進過程中,盾構機共開倉400余次,更換4207把刀,更換4次螺旋輸送機。尤其百風段右線掘進至1118環時,盾構需在極端軟硬不均夾雜孤石群地質中掘進,導致螺旋機軸斷裂,葉扇磨損嚴重,施工效率遲遲無法突破。項目邀請行業專家“坐診”,不斷優化工藝,創新采用帶壓模式下更換螺旋機的方式,最終將更換時間由12天壓縮至8天,獲得業內好評。
星光不負趕路人,879個日夜,全體建設者用智慧與汗水書寫“隧月奇跡”。
項目累計論文見刊14篇,其中SCI論文1篇、EI論文1篇;發明專利授權1項、受理12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1項、受理2項;獲局級工法3項、軟件著作權3項;國家級QC成果2項、省部級QC成果2項。
項目參與的“復合地層EPB/TBM雙模式掘進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復雜地質條件下城市軌道交通深大基坑安全建造與無損檢測關鍵技術”兩項課題成果經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