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中鐵十八局五公司施工的九(寨溝)綿(陽)高速公路藥王谷隧道右線進口段順利貫通,標志著該隧道雙線全部貫通,項目建設取得關鍵突破,為全線建成通車創造了有利條件。
建設者慶祝隧道貫通
藥王谷隧道長約4250米,地質以堆積碎石土、泥質砂巖為主,多為淺埋隧道。受區域地質構造影響,隧址裂隙或破碎帶內巖體成洞性差,地下水豐富,容易引起掉塊,甚至洞壁巖體發生剝離,施工難度極大。
施工過程中,面對隧道土質松軟、圍巖承載力低、變形風險大等困難,項目團隊在經過詳細勘察,并經多次研討,不斷動態進行方案優化,采用“短、緊、快、勤”模式,通過超前地質預報、圍巖量測等措施,攻克了嚴重偏壓、沉降量大、初支變形大等多項難題,確保項目安全順利推進。
與此同時,施工團隊還深入開展勞動競賽,黨員干部實行包保,堅持帶班作業,合理調配各類生產要素,有序協調現場工序,確保了工程建設高效推進。
九綿高速公路起于四川九寨溝甘川界青龍橋,止于綿陽市游仙區張家坪,線路全長約245公里,設計時速80公里,是國家公路網規劃銀昆高速公路(G85)平涼至綿陽聯絡線(G8513)的重要路段。九綿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后,將成為連接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高速公路南北大通道,對帶動沿線經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