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暗挖車站封頂!最長裝配式車站拼裝完成!8月21日,青島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一天之內接連傳來好消息。
技術國際領先!全線首座暗挖地鐵車站主體結構封頂
8月21日,隨著最后一塊頂板混凝土澆筑完成,標志著地鐵6號線青醫西院區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成為全線首個完成封頂的暗挖車站。
青醫西院區站為地下二層島型車站,全長253.4米,寬19.5米,高17.7米,車站主體主要位于微風化花崗巖地層,拱頂埋深約25.8米,是全線長度最長、體量最大的暗挖車站。
為保障新區人民暢通就醫,地鐵6號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青醫西院區站采用暗挖施工工法,并結合地質特點,在全國率先采用“大跨暗挖車站主動支護技術”,將風險高、工期長、效率低的CD法優化為臺階法施工,通俗來說就是把車站分成若干個部分、交替施工優化為整個車站整體施工,可減少鋼材用量30%、混凝土用量30%,大幅縮短車站開挖周期。日前,該技術經權威專家評價,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精度達毫米級!全線最長裝配式地鐵車站拼裝完成
8月21日,地鐵6號線富春江路站施工現場,車站最后一塊中板精準落位緊固完成,至此全線最長的裝配式地鐵車站順利拼裝完成,這也是青島地鐵完成的第二座裝配式車站。
富春江路站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全長286.8米。其中現澆段位于車站兩端,總長66.8米,預制裝配段位于車站中部,總長220米,裝配構件共計110環、590塊,最重的頂板構件長度超過10米,重達67噸,拼裝總重2.48萬噸。
裝配技術集成化是建設世界一流地鐵的關鍵舉措。6號線超前謀劃,率先開展地鐵車站預制裝配技術攻關研究并實踐,成功解決了大體積無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生產、翻轉、吊裝、運輸等技術難題;同時研發了“160噸智能龍門吊+整體分離式智能臺車”的工裝設備,綜合運用三維激光掃描和BIM等信息化技術,將預制構件拼裝精度控制在毫米級。與傳統現澆車站施工相比,裝配式車站大大提高了車站空間利用,節省鋼材、木材,工數量減少80%,建筑垃圾減量50%-60%,為推進城軌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截至目前,青島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已實現8座車站主體結構封頂,區間掘進設備始發43臺次,15個單線區間貫通,區間掘進完成73.5%。
下一步,青島地鐵西海岸建設分公司將繼續落實“當龍頭、作表率、開新局”工作要求,深入開展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勇于擔當作為、攻堅克難,助力青島地鐵“建設世界一流地鐵,打造一流城市投資建設運營商”目標順利實現,助推“軌道上的青島”早日建成,不斷提高市民的出行便利度和生活滿意度。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