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隨著最后一塊頂板澆筑完成,青島地鐵13號線嘉陵江路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標志著13號線二期工程北段所有車站主體結構全部完成,為青島地鐵13號線的全線通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青島地鐵13號線二期工程北段全長3.03千米,包括香江路站與嘉陵江路站,通車后與目前運營中的13號線相接。
01超前謀劃,源頭管控助建設
嘉陵江路站車站全長275米,寬43.7米,位于嘉陵江西路與太行山路交叉口西側,是13號線與遠期規劃線路的換乘站,也是全線唯一一座雙島四線同臺換乘車站,車站工程量約等于兩座標準車站。
車站所在嘉陵江西路道路寬僅24.5米,道路紅線寬度也僅有50米,路面下方管網密布,兩側建筑密集,周邊環境十分復雜。
地鐵十三號線公司超前謀劃,開展了詳盡的調查研究,組織參建各方深度研究車站設計方案,將車站分為兩期進行施工,保障了道路通行能力。經過多輪方案優化,將車站站位西移,使原設計四期管遷簡化為三期調流,節省工期四個月,車站施工總投資減少約一千萬元。
02創新引領,先進技術保安全
13號線二期北段所處區域地貌多為濱海堆積區,表層普遍為近二十年人工填土地層,存在大量淤泥層、黏土層等不良地質,對地鐵施工非常不利。
嘉陵江路站站后設有單洞雙線大斷面隧道用于運營車輛折返,長達410米,且地質條件十分復雜,穿越多條斷裂帶,Ⅴ、Ⅵ級軟弱圍巖占比達70%以上,同時還有側穿加油站,下穿馬濠運河、文物碑亭等重要文保設施風險,施工風險極大。
為確保施工安全,設計采用CRD施工工藝,并通過引進懸臂掘進機開挖,水壓爆破,靜態爆破、帷幕+管幕支護、模袋注漿加固等先進技術,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安全風險、減小了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施工中嚴格管控,積極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嚴格遵守礦山法施工18字方針,順利穿越了4處一級風險源。
03以人為本,黨建聯建促和諧
13號線二期北段緊鄰多個居民小區,獲取群眾對地鐵建設的理解支持至關重要。
自工程開建以來,地鐵十三號線公司始終心懷“為人民建地鐵”的初心,高度重視和諧共建工作,多次組織參建單位同屬地街道社區開展黨建聯建活動。
積極與周邊居民進行溝通互動,組織地鐵開放日、社區義診、潔凈社區、扶貧慰問等“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與屬地街道、周邊居民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機制。
通過設置聲屏障、空壓機隔音棚,離心機污水處理設備、合理優化施工時間等措施,降低了對周圍居民生活的影響,為工程建設順利推進打下了堅實基礎。
13號線組織“地鐵進社區義診送健康”活動
2022年是我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開局之年,也是13號線全面完成土建施工任務的決勝年。下一步,地鐵十三號線公司將繼續團結參建各方,全力推進站后機電安裝、軌道等工程,狠抓班組建設和“雙體系”建設工作,勇于創新,乘勝前進,奮力奪取13號線二期北段工程順利通車的新勝利。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