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清晨,武漢地鐵集團建設事業總部站場部項目負責人畢奎趕到地鐵前川線湯云海站,當天他要進行消防聯調測試,通過模擬火災檢驗車站的消防監控系統,為前川線通車做好萬全準備。
當天上午9時許,在湯云海站,畢奎和業主代表、各家單位調試技術人員一起開展了消防聯調測試,只見一股橙色煙霧騰空而起,迅速在站廳彌漫開來。
煙感探測器測試到煙霧后,綜合監控系統接收到了預警信息,車站啟動應急排煙聯動機制。廣播響起,位于立柱和墻面下方的應急照明系統開始不停閃爍,指引疏散方向。
畢奎站在站廳中央緊盯煙氣流動的方向,他指著橙色的煙霧對長江日報記者說:“你看,現在煙氣逐漸在上升,煙氣通過防排煙系統迅速排出,這就是防排煙系統的作用,保證火災發生時人所站的高度沒有煙氣,可以清楚看到應急指示燈,快速疏散?!?/span>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完善公共安全體系,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急難險重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弊鳛橐幻罔F建設者,畢奎說,每天數百萬人乘坐地鐵,地鐵安全無小事。“地鐵的整套消防系統涉及多專業、多家施工單位,安裝和調試工作較繁瑣,我們組建了調試專班,根據每個車站的實際進度制訂調試計劃和節點,在完成單機調試的前提下,針對不同模式開展多輪聯調,確保系統的穩定運行。”畢奎說,消防聯調的意義是對車站各項消防設施及系統進行聯合調試,通過測試發現問題、改正問題,讓各項設備系統之間實現“完美配合”。
隨后,記者跟隨畢奎來到前川線巨龍大道站,深入地下20多米深的設備區,畢奎指著室內的一段管子介紹,地鐵為地下空間,武漢地鐵在前川線首次采用了一體化防火風管,它能確保風管的耐火極限要求并有效提高排煙風管的使用壽命。
據了解,畢奎從事地鐵建設11年,曾參與2號線、1號線三期、4號線二期、3號線、6號線、7號線、8號線二期、5號線等多條線路建設。他說,地鐵施工要求越來越精細化,特別是對于細節把控,管理任務分解更細。“我們每天不停調試,每次發現的問題次日必須處理完成?!彼钢惶庯L閥說,前一天技術人員報告這個風閥與系統之間的聯動不暢,當天他就召集各專業人員,統一協調,找出問題所在。
武漢地鐵前川線一期工程從園博園北站(不含)至橫店站,全長21.2公里,設7座車站,目前建設已經進入沖刺階段。為確保各項調試正常進行,地鐵建設方和各家施工單位的調試技術人員基本常駐現場,確保前川線按期通車。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