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合作建設的雅萬高鐵試運行取得圓滿成功。雅萬高鐵是中國高鐵從技術標準、勘察設計、工程施工、裝備制造,到物資供應、運營管理和人才培訓等全方位整體走出去的“第一單”,實現了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走出國門。雅萬高鐵成功試運行的背后,有著蘇州企業的貢獻。
雅萬高鐵1號隧道所用的盾構機裝備由來自蘇州的中交天和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自主設計研發制造,用“蘇州智造”擦亮了“中國高鐵”的亮麗名片。
雅萬高鐵1號隧道全長1885米,最大埋深26米,地質以黏性土、山灰膠結狀圓礫、砂類土、細礫土為主,地下水位高、地表水豐富,洞身經過火山堆積層,巖體破碎,自穩能力差。隧道還下穿構筑物密集區、高速公路及其互通匝道,并側穿兩座建筑,隧道施工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及風險極高。
雅萬高鐵1號隧道是整個項目建設的“咽喉”工程,也是中國企業在海外承建的首條高鐵盾構隧道。該隧道掘進采用中交天和自主研發的盾構機,刀盤直徑13.19米、長約101米、重2600余噸,是當時東南亞地區最大直徑的泥水加壓平衡盾構機。中交天和在該盾構機上應用了沉降控制、分層逆洗、超大直徑盾構機超長距離掘進不換刀、刀具磨損實時監測等多項世界先進技術,其中超大直徑盾構機超長距離掘進不換刀、刀具磨損實時監測技術為世界首創技術。此外,中交天和專門配備了一支優秀服務團隊,為盾構機進場、組裝、調試、掘進、拆機、運輸等過程提供“全天候保姆式”服務。2020年11月24日,雅萬高鐵1號隧道順利貫通。
近年來,中交天和堅持走自主研發、科技創新之路,在國產盾構機的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和掘進技術等方面不斷創新突破。“天和號”盾構機打破國外壟斷,成為中國首臺自主生產制造的超大直徑盾構機;雅萬高鐵1號隧道超大直徑盾構機成為中國出口海外的最大直徑盾構機。
太湖科學城功能片區企業蘇州華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為雅萬高鐵試運行作出了突出貢獻。
據介紹,雅萬高鐵此次試驗采用的檢測車和高鐵列車均裝配了華啟智能研發的乘客信息系統。“我們為雅萬高鐵提供乘客信息系統、監控系統和娛樂系統,全方位覆蓋旅客所需的高鐵信息服務。”蘇州華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韓立金介紹,華啟PIS系統基于“復興號”技術平臺,充分考慮印尼當地的氣候、環境、習慣特點進行開發。列車組設有VIP、一等和二等客室均有華啟PIS產品應用,廣播系統、LCD吊頂電視、貫通道乘客信息顯示屏、緊急報警器等一應俱全。旅客界面采用印尼文和英文雙語顯示,廣播內容支持印尼語和英語。
蘇州華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12月落戶太湖科學城功能片區,是中國領先的交通領域自動化、信息化系統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國內首家能同時為高鐵、普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城際鐵路、市域鐵路、航空領域提供產品技術、系統集成、運營服務和技術咨詢的高科技企業。
近年來,太湖科學城功能片區充分發揮創新資源集聚優勢,大力發展高端智能制造產業,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健全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形成智能制造成套系統和核心部件創新能力。去年12月3日,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太湖科學城功能片區企業易程(蘇州)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站臺安全繩設備,為中老鐵路安全運營提供支持。
相關鏈接
雅萬高鐵
雅萬高鐵是一條連接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和第四大城市萬隆的高速鐵路,是東南亞地區首條高速鐵路,全長142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項目建成通車后,雅加達至萬隆的通行時間將由現在的3個多小時縮短至40分鐘,對加快泛亞鐵路網建設、緩解兩地交通壓力、加快形成雅萬經濟走廊、促進印尼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