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1日,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主辦,地下工程專業委員會、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委員會、華中科技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承辦的“土木大講堂”第十一講在線上舉辦,逾200人在線觀看。
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葉國強出席會議并致辭,學會感謝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心學會工作的同仁,希望借助土木大講堂,為土木工程行業搭建一個優質的學術交流平臺。
本次大講堂由學會副秘書長崔敉主持,本講邀請到了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副院長駱漢賓博士作《建筑業轉型升級的思考·路徑·實踐》專題報告。
掃描二維碼觀看回放
專家介紹
駱漢賓,博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副院長, 2019年當選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現任教育部工程管理和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2018-2022)秘書長、中國建筑學會數字建造學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建筑學會工程管理研究分會副秘書長、全國工程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土木建筑學會副理事長等社會職務。
長期從事數字建造與安全、建設項目管理研究和教學工作。開展了基于精益建造的建筑工程質量協同控制技術與應用研究、工程施工質量安全數字化監控理論及關鍵技術研究、數字軌道交通工程集成建設關鍵技術研究、基于機器視覺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為主動控制方法研究。研發了地鐵工程施工安全預警監控平臺等,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國家教育部、湖北省科技進步獎等5項。
報告簡介
我國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建筑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應當從追求高速增長轉向追求高質量發展,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報告圍繞建筑業發展回顧、建筑業存在的問題、建筑業“十四五”時期主要任務等內容,用大量的案例進行分析和講解,并以發展的眼光、國際化的視野闡述了建筑業轉型升級對于行業穩步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和深遠意義。
報告結束后,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地下專委會主任朱雁飛表示,上海隧道繼2022年盾構同步推拼技術在上海市域機場聯絡線成功應用后,2023年將繼續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大學合作,將數字智能賦能到盾構隧道施工中,進一步研發盾構管片無人拼裝,讓盾構施工中的人員干預大幅度降低,施工效率、安全大幅度提升。
線上的參會技術人員與到會嘉賓針對數字化措施應用后短期效果不明顯、大型集團化數字建造走哪種途徑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