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凌晨,在江漢路與積玉橋之間江底40米深處,被稱為“萬里長江地鐵第一隧”的武漢地鐵2號線過江隧道內,百余名檢修工正在檢修維護設備,一派繁忙景象。自2012年底2號線開通至今,這群“江底守隧人”守護著每一趟列車、每一名乘客的安全通行,已進入第10個年頭,迎來第10次年度“大體檢”。
隧道里的“點燈人”照亮穿江路
“江漢路1號信號機開放綠燈?!?日凌晨3時40分,在距離積玉橋站1500米的40米深江底地鐵隧道內,2號線積玉橋信號工班檢修人員陳志遠檢查確認信號機正常點亮,打開后蓋檢查主副燈絲正常工作、測試電壓正常、確認所有設備工作狀態良好后,關上盒蓋,清理現場,當日作業完成,收拾工器具步行回到車站。這也標志著過江區段信號設備第10個年度整修工作完成。
列車在隧道內運行依靠信號指引,信號機因此被稱為“列車的眼睛”。而武漢地鐵2號線的越江隧道為雙線雙洞,最大埋深46米,在長達3100米的過江隧道中,共有8架四顯示信號機共32個燈位。陳志遠班組成員的工作任務,其中一項就是保障這些信號機工作狀態良好,信號指示正常,他們又被稱為隧道里的“點燈人”。
“2號線開通10年來,平均每個燈的變換次數高達200萬次,每一次準時亮起變換,就是指引著一列車的準點、安全通過。”陳志遠介紹,列車每天在江底隧道內來回穿梭,信號機不斷變換,就有可能導致燈內接線松動、元器件老化、燈泡斷絲等現象,這就需要我們晝伏夜出守好這些信號機,指引列車正點有序行進、安全準時過江。
用腳板走出安全行車“路”
“行車鋼軌在列車的沖擊下,每天都會發生一些細微的變化,這就需要我們去精心養護,發現隱患及時排除?!蔽錆h地鐵線路專業2號線中山北工班工班長鄧大釗說。2號線開通十年來,他一直堅守在這條線路,過江隧道就在他的工作范圍之內。鄧大釗說,2號線過江隧道內平均2分鐘就有一趟車通過,高峰時段更是1分多鐘一趟,是武漢地鐵最忙的過江區段,守好繁忙的隧道,是擔當更是責任。
凌晨1時出發,破曉時分而歸,鄧大釗攜帶20多斤重的工具徒步巡檢江底隧道“路面”狀態,檢查軌道線路幾何尺寸。鄧大釗總結出“走到、看到、排查到、整治到”“四到”工作法,在全班組員工進行推廣:不論是鋼軌、扣件、軌枕、道床,還是軌頭、軌腰、軌底,要一處不漏巡檢到位;軌道的軌距、水平等要確??刂圃诰S保標準范圍內。
10年來,鄧大釗和他的工友們在這過江隧道里,巡查軌道2000余次、目測鐵軌15萬次,彎腰26萬次、擰緊螺栓32萬根、記錄數據12萬組……
7日凌晨,鄧大釗利用動態軌檢車檢查測量出的數據顯示,軌距、水平、橫向加速度等綜合指標達到一級水準。這群年輕的檢修工用腳板丈量出的行車鋼軌平穩度,是對乘客安全出行默默守候的印證。
波濤洶涌的江底工作很辛苦但值得
7日凌晨2時許,武漢地鐵綜合維修專業2號線螃蟹岬工班工班長裴飛組織班組成員,分成4個小組,對春節以來完成年度檢修工作的過江區段8臺風機開機半小時測試,確認運行狀態良好。
地鐵運營時段的列車如同“活塞”一樣,通過擠壓方式讓隧道區間內的空氣流動起來;每天結束運營和開班前,所有風機工作一小時,如遇突發情況如區間疏散等就要及時開啟風機,確保隧道內空氣流通,保障乘客呼吸安全。從江漢路至積玉橋的過江區段隧道內,設有8臺4.4米高的巨型風機,承擔著整個過江區段的通風散熱和應急情況下通風的“使命任務”?!懊颗_風機‘吞吐’風量相當于八級大風?!迸犸w說。
扎根2號線檢修一線十年的裴飛團隊,除了將維保技藝爛熟于心,他們還總結推出了“診—測—治”三級維保及應急響應機制,將關鍵部件專項功能檢測嵌入日常,增加巡檢頻次防止設備“亞健康”。
“提高區間隧道‘呼吸系統’的免疫力,守護地鐵‘肺部’健康,我們責無旁貸?!迸犸w說,在波濤洶涌的江底工作很辛苦,但很值得。”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